2015年与2016年主要档期票房对比表
从年初火爆的春节档,到难见亮点的暑期档,再到缩水的国庆档,今年以来电影市场的发展走势始终吸引着人们的注意。继8月初全国电影票房破300亿元后,11月13日,全国电影票房终于冲破400亿元关口。尽管这使得今年电影市场距离去年产生的票房纪录更近一步,但增速放缓,仍能看出国内电影市场在内容质量、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票房表现高开低走增速放缓
据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全国电影票房已达399亿元,距离400亿元只差临门一脚。而从11月13日的票房表现来看,截至11月13日15时30分,当日票房已累计达7157.6万元,破400亿元票房关口已无悬念,较去年提前近20天。
在业内看来,虽然从整体看,今年电影市场的票房规模仍处于增长的趋势,包括破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以及此次的400亿元,所用时间均快于去年同期,但若是仔细观察主要档期及关键节点,“高开低走”则是描述今年国内电影市场发展走势较为贴切的形容词。
今年初,元旦档延续了去年报收440亿元电影票房的火热态势,使得一开年的三天小长假就获得8.53亿元票房,几乎是去年元旦档的两倍。紧接着,国内迎来火爆程度不减反升的春节档,7天累计收获36亿元票房,相当于日均票房近5亿元,首部破30亿元票房的国产片《美人鱼》也是在该档期上映。按照该趋势,业内纷纷预测今年有望达到600亿元的票房规模。
然而,国内电影市场的暴涨状态并未延续。被业内看好的暑期档,出现五年来首次负增长,票房报收124亿元;被给予众多期待的国庆档,也只获得16亿元票房,且是十年来首次票房缩水。鉴于国内电影市场高开低走的态势,年初部分业内人士预测的600亿元票房变得愈发遥遥无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将希望寄托在进口大片密集上映的11月,以及接下来的贺岁档,希望借此能够给电影市场更多活力,让票房规模再蹿一蹿。
影视大佬多元布局分担风险
国内电影市场一段时间以来的冷淡表现,受到最直接影响的就是影片的票房成绩,并给背后的电影公司带来收益上的变化。近段时间国内所上映影片,能实现高票房的数量较少,如由霍建华主演的《捉迷藏》,上映10天票房还在6600万元左右;已经上映17天的《驴得水》,票房还未突破2亿元;更有其他票房仅在1000万元左右。
据艺恩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票房分布中,1000万元以下产出的影片占比超过五成,而投资成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影片占比则超四成,这使得相关影片的回本压力增大。且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影片数量多达144部,超5000万元的影片数量则有58部,在超高成本的10部影片中,仅有4部取得了足够回本的票房。
目前电影市场存在的高风险已被业内外认可,回本压力的增大,对于影视公司整体业绩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据国内影视类上市公司日前公布的三季度报显示,虽然华录百纳等公司出现净利润同比下降的情况,但大多数影视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部分公司的增长幅度较小。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受到今年二季度以来电影市场出现的低迷情况,整体来看,影视类上市公司发展普遍一般。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需要去维持自身业绩的稳定,面对电影市场的高风险,相关公司也各有经验,其中部分公司选择与其他公司联手开发一个电影项目,从而将风险分摊到各个公司,减小自身承担的风险。此外,还有部分公司在业务架构等方面采取多元化布局,不仅是产品类型涵盖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游戏、衍生品、实景娱乐等多个方面,在推广渠道方面也是线上线下相结合,试图创造出更大的市场影响力。比如华谊兄弟将业务分为三个板块,分别为影视娱乐板块、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板块和互联网娱乐板块,并接连成立动画公司、加强院线建设、引入二次元IP、增加海外布局等。新元智库创始人刘德良认为,合理地布局全产业链,能够提升公司的综合优势,对于具体项目而言也能通过不同角度的开发增强影响力。
市场低迷现状仍将持续
记者发现,仅11月单月,全国就将有12部进口片接连上映,平均每星期上映3部新片,包括由漫威经典漫画改编的电影《奇异博士》、首次采用每秒120帧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这一数量创下单月之最。且除进口片外,还将有30余部国产片纷纷被推向市场,如冯小刚执导的《我不是潘金莲》等。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看来,近几个月来,国内电影市场连续出现增速放缓乃至下降的情况,单月多达12部进口大片的出现,在某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刺激相对低迷的电影市场的需要。
从现阶段的每日票房成绩来看,虽然部分影片的上映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带动了观众的观影欲望,但实际提升程度有限。目前周一至周四期间,单日票房大多在4000万-5000万元,较此前的3000万-4000万元提升约1000万元。周五至周日期间,单日票房在1.5亿元左右,甚至是更高,此前则大多在1亿-1.5亿元。
依据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走势,分析人士认为,年初预期的600亿元票房已无可能,500亿元也存在较大难度。而电影市场票房的增速放缓并非缺少观众,观众其实仍有观影需求,以目前正在上映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例,该片采用4K/3D/120帧放映的场次,票价相较普通电影贵了4倍以上,仍吸引大量观众为观看该片而争相抢购电影票。且虽然目前还未明显体现出进口大片和国产片密集上映所带来的效果,但贺岁档也即将来临,众多影片的上映或许会对电影市场起到一定的催热作用,保守估计今年实现的票房规模在450亿元左右。
依靠优质内容突围是关键
如今电影市场的发展情况不仅受到国内政府、资本等方面的注意,海外市场也频频关注。有外媒报道,国内电影票房放缓的现象,让好莱坞倍感压力并感到焦虑,因为他们下了很大的赌注,认为中国消费者对娱乐的胃口将越来越大。
在多数人看来,国内电影市场仍有较大空间有待挖掘。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此前曾在演讲中表示,“我相信任何对中国电影市场的悲观看法都是不准确的。随着中国继续走向城市化,随着商场数量增长,随着中国人收入的增加,中国电影市场在未来十年将保持快速增长”。此外,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也曾发微博表示,我国电影票房预计在2017年超越北美,2020年前后突破1000亿元,并成为第一大电影生产国。
因对电影市场的看好,相关资本仍继续在该市场布局,且基于越来越多资本对电影市场高风险的认知,进行决策的过程也逐步向理性靠近。同时政府层面也在通过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制定,让国内电影市场向良性发展,其中日前正式印发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填补了电影市场在法律层面的空白,并对虚假瞒报票房重拳出击,对违法行为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近年来国内电影市场迅速发展,在全球电影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但与好莱坞等市场相比,影片质量、人才规模等方面仍有欠缺,并非电影强国。比如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国产片,很多豆瓣评分只在5分以下,有的甚至还不到3分,这意味着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依靠优质内容则是突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