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

10月底,光线传媒披露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长41.79%;实现净利润5.80亿元,同比增长216.55%。此次报告,光线传媒的成绩单十分亮眼,仅2016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就已经超出去年全年净利润。那么今年全年的净利润会有多少?会不会是去年的两倍?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王长田除了谈及他的反思,还谈了光线下一步的制片人培养体系、收购猫眼以及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看法等等众多话题。

王长田的目标:培养20个影视剧制片人

在今年的长春电影节上,王中磊当着王长田的面,说起当初对光线启用演员当导演这事还颇不以为然,甚至还有点生气,“因为他挖走的是给我华谊赚钱的演员。”但《左耳》却让他惊喜又意外,这部青春片不但拿下了近5亿票房,也让影坛收获一个新导演苏有朋。

这一成功尝试,王长田非常满意,并准备继续沿用,即将上映的由苏有朋执导、根据东野圭吾作品改编的《嫌疑人X的献身》,以及正在运作中的几个明星导演处女作项目,光线都采用了明星导演+光线制片的模式。王长田表示,未来光线将变成制片人公司,“这也是最好的电影公司的产业模式”。

以电视发家的王长田深知传统电视行业养人的弊习,他说,原来做电视节目需要三百多号人进行生产,员工整天在公司上班,模式落后。现在光线做电影项目,“我的目标就是要培养20个影视剧制片人。”这20个制片人,放出去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自己判断项目的商业前景,发起项目,购买IP,洽谈编剧,在外跟很多团队组建剧组,制订拍摄计划等等,光线公司领导层在最重要的环节进行把关。

目前光线旗下光线影业、青春光线和彩条屋三个影业子公司共同构成这些制片人成长的摇篮。那这二十个人有了么?王长田摇摇头,“缺,能用的还不多,但成长得很快。”据悉,光线的重点项目目前是光线传媒副总裁兼影业总裁李晓萍亲自在抓,扮演监制的角色。

这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王长田的光线要裁员20%了。王长田说,未来光线将砍掉大部分的纯制作人员,建立公司内部制片人制,在人力上极大地解放,可以同时操作多个项目,也不会再受限于内部人员,可以在外面寻找到最有才华的合作对方,拍出高质量的影片。

实际上,现在的光线内部正在经历这样的机制变化,公司各个部门的人才,不管原来是做什么的,宣传,发行,策划等等,都有机会遴选抽调成为制片人,“你知道中国电影行业机会多到简直是前所未有”,王长田感叹,没有什么经历的年轻人,都有机会参与到一些重要作品创作之中。“我只看学习能力和投入,跟我的企业文化比较吻合,他就有机会。”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

经过培训学习后,三四个人成立制片小组,王长田发现在调整初期,单独拎出一个人来没法独立负责一个项目,而且没法培养更多人才,现在把项目交给小组,由组长牵头,一群人来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每年光线主控的十几个项目同时进行,每一个人都得到成长。几年几轮项目过去后,队伍也成熟了。

光线的投资逻辑

今年3月,王长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去年以来,光线已累计投资了50多家内容公司,并有望在今年年底超过70家。光线投资的体量和速度,已经超越了国内任何一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动画这样的细分领域,光线一口气投资了18家公司,涵盖了行业50%以上的顶尖公司。“我们目标是成为中国内容产业无法轻易逾越的高峰,或是无法绕过的河流,未来重要的娱乐产品,大都与光线有关。”

不过十月再接受记者专访时,王长田表示,今年光线的投资步伐有所放缓,王长田的解释是需要对投资进行整理。他说,其中很多被投资公司已经开始在与光线合作项目,所以在项目上会花很多时间,甚至还有个别有可能退出,做一些投后整理,“数量比原来预期少。其实上半年还好,下半年少一些,到年底总投资数量会达到60家。”

王长田解释,创作人才是高度分散的,投资之后,光线要做的还有整合,把不同公司的项目整合到一起,比较多的合作方式是股权合作+项目,“我们通常做的不是纯粹的股权合作,从来不是我了光投点钱来谋求资本增值”,光线谋求的都是项目合作,帮助被投公司在业务上迅速成长。

光线要保持25%的市场占有率

从30亿到50多亿,再到今年的70亿,光线已经连续三年国产电影总票房全国第一。对于未来影视行业的局面,王长田曾经在多个场合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中国六大公司还没有形成,未来的六大将会有三家传统公司,三家互联网公司。王长田说:光线会在传统公司中占据一席,其他会从华谊,博纳、万达等公司中产生。而互联网三家,王长田认为会是腾讯、阿里以及猫眼。

王长田看好猫眼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电影公司,从票房角度,他做了一个理想预测,在每年票房最高的五十部影片中,光线能做到十部。猫眼去合作其他的四十部。“这几年来,其实我们从产量来讲占全国比重非常低,大概占全国比重2%,但是我们的票房占全国国产片总票房的20%以上,就是说是十倍的占比比例。”

猫眼将来要达到光线这样的体量有一定难度,王长田自己的规划,是希望光线占到25-30%这样一个市场份额。“我觉得25%今年就能做到并且可以保持,但30%我认为是一个很大的坎儿。因为电影市场的分散性,越过30%很难。”但是王长田希望猫眼能做到15%,这意味着光线和猫眼两家加起来超过40%。这是王长田想看到的光线在国产电影市场中的位置。甚至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猫眼和光线同档期竞争的情形。

“猫眼未来会成为一个综合电影公司”

今年5月,王长田用23.83亿元的现金和价值23.99亿元的光线传媒股票,换来了猫眼57.4%的股权,控股了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在线购票平台——猫眼电影。小娱曾经评论过,控股猫眼是王长田这10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王长田说,早在三四年前,就有人问光线为什么不做院线,他认为电影院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物业生意,管理难度比较大,资产太重。如果要进入到渠道的话,他会去收购或者投资网上售票公司,他也一直认为网上售票会成为电影发行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

这两年线上票务平台发展的越来越好。最近的数据都是80%的线上化率。光线作为一家纯粹的内容提供商,在某些时候心里还是担心被渠道所牵制,所以一直在寻求投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投资影响这些渠道,哪怕不能拥有,我们至少可以影响。”电影现在虽然已经市场化了,但王长田觉得,不排除在某一天,渠道竞争导致集中度越来越高,可能会出现垄断。

他对猫眼有连续的观察,在王长田看来,猫眼的市场影响力、产品、技术,依托的用户来源、团队等等,“在各个方面比其他的票务平台高的不是一个档次,领先的不是一年两年。”

“猫眼未来会成为一个综合电影公司”,王长田说,这是当初和猫眼达成合作的最重要的一个共识。猫眼作为一个纯粹的售票网站前途是有限的,因为票房总量有限,所以一定会有天花板,还会被分割,所以猫眼的商业空间必须拓展,为公司找到另外一个业务支撑。猫眼未来将利用数据、对观众的影响力,以及跟院线和影院的关系,拓展发行和投资等新业务。

担不担心猫眼有光线背景,未来别的公司的电影不愿意交给猫眼发行?王长田回答道,如果有公司这样想的话,就不是一个理性的商业考虑,从商业角度来考虑的话,就是谁能做好就跟谁合作。如果有的公司从心理角度来讲的话,觉得猫眼跟光线有关系,在心里上必须压住光线,他也没辙。不过他认为,这样的公司也很难做成。因为在商业上必须冷静,必须是以商业利益为中心,而不是在自己还没做强做大时就与别人进行心理上的较量。他说,光线当初进入电影行业是跟博纳合作,前三部片子都是跟博纳合作的,并没有影响后来光线自身的成长。

关于保底发行:票房数字不代表一切,核心在具体协议

光线参与了年初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传说中20亿元票房保底的豪赌,但王长田本人好像对这种流行的资本运作方式并没有很高的认同度。至于光线为何参与其中,王长田的解释是,“第一,你的合作伙伴有迫切、或者某种无法拒绝的理由,为了照顾合作伙伴的利益,这事情也会做。第二,在你一定能承受这种保底发行所带来的代价时,也可以做”。他也表示,外界对保底发行知之甚少,“大家都不会跟你说实话”,美人鱼的实际保底方式也一直没有对外披露。人们看到的只是那个简单的票房数字,可实际上保底的核心在具体的协议。

具体协议,王长田解释道,比如宣发是否含在保底里,就是一笔很大的账目,从三四千万到上亿不等,“完全能够让那个票房变得没有意义。”还有发行代理费是多少,在保底里扣除还是之后扣除,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还有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比例分账等等差异也特别巨大。另外版权销售放在哪里也至关重要。

光线回归综艺?可能是网综

光线传媒三季报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是电视剧方面,光线传媒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7150.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3.84%,主要因其在2016年前三季度投资了《诛仙》、《识汝不识丁》等电视剧,发行收入较上期大幅增长。

光线在电视剧和网剧方面未来会有哪些新动向?王长田说,以往他也投资过很多很好的电视剧,但是很少对外宣传,从今年开始,光线就比较多的介入到电视剧和网剧制作,直接来牵头制作。光线接下来会有几个大的电视剧和网剧作品。比如说今年开拍《笑傲江湖》。

不过王长田表示,至少在一段时间里不太会做综艺节目、真人秀这种东西,因为这一块涉及到了电视。在王长田看来,电视原来的模式问题并没有解决,又要做节目,又要打广告,还要找平台,然后很多公司陷入收视率做假中,“这个是我们不愿意做的。”

他补充道,也不是绝对的,假如将来互联网综艺节目成为主流的话,同时网上数据做假的问题又能够解决,不排除光线重回综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