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秋季电视节20日落下帷幕,中国展商从举办集体推介会到单独展映、洽谈,积极将影视作品推向海外市场,成效明显,不少作品获得国际买家青睐。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影视节目“出海”已进入蓄势待发阶段。

戛纳电视节是全球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视听产品与数字内容交易市场,本次电视节共吸引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1.4万人参加。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2004年起组织中国联合展台前来参展,中国在戛纳电视节上的“存在感”逐年增强,此次共有100多家公司、300余名业内人士前来寻找国际合作机会。

据记者了解,电视节期间,不少中国展商已成功找到国际买家,签署合作协议或达成意向。华映星球就其制作出品的《魔晶猎人》动画及漫画作品,与欧洲代理商签署了版权发行协议;约克动漫独立制作的电视动画片《我是发明家》获得意大利动画公司青睐,成功售出作品全球海外发行权。

约克动漫副总经理宋思源告诉记者,她从两年前开始代表公司参展,在这个平台上最初的收获是“拿到国际大订单,做动画制作的海外代工”,随着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国际化合作不断升级,逐渐开始与海外公司进行联合制作,最终实现制作独立IP版权动画片并成功推向国际市场。

浙江华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浙江省联合展台组展工作,公司总经理陈莹告诉记者,浙江省从2008年开始组团参加电视节,每年会推介一批影视作品,整体上功夫剧和古装正剧在东南亚地区的接受程度高,近年来历史、家庭、都市题材影视剧在非洲和中东地区也开始取得不错反响。她解释说,中国影视剧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与中国文化、伦理道德观贴近的地区容易受到青睐。

据悉,《媳妇的美好时代》就曾在坦桑尼亚引发收视热潮,《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等影视剧在肯尼亚、埃及、塞内加尔和赞比亚等40余个国家播出,反响强烈。

陈莹认为,目前中国影视节目虽然还未深入欧美的主流市场,但打开了国际市场大门,且不少公司开始和欧美同行在资本和市场的层面进行合作,有意识地联合制作并加入中国元素,为打入主流市场做铺垫。此外,中国影视节目在全球范围内有不少华人受众群体,“出海”蓄势待发。

不少业内人士都指出,虽然各大公司参展仍以内容交易为主,但也在进行拓宽国际发行渠道、寻求联合制作等更加深层次的交流,逐渐形成多元化、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模式。

国际业界人士也感知到了中国影视节目“走出去”的势头。媒体资讯公司THE WIT合伙人贝特朗告诉记者,最近三四年中国客户数量不断上升,“中国制作公司和电视台开始通过我们获得国际市场的最新资讯,说明他们开始着眼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则开始对中国影视节目和市场表现出兴趣,希望了解中国电视行业现状。

中国影视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也引发了不少国际同行的关注。2015年中国共生产电视剧1.6万余集,电视动画片近14万分钟,国际影响力日渐显著,戛纳电视节主办方法国瑞德集团宣布将于2017年5月在中国杭州举办戛纳电影节“中国专场”——MIPCHINA国际影视内容高峰论坛,助力中国影视节目“出海”。

前来参加“中国专场”发布会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夏敬革表示,目前中国影视剧“出海”处于转折期,外国市场有兴趣看到中国文化的载体“走出去”,中国作品也需要“走出去”进行文化创新,双方互有需求,如此背景下中国影视节目“出海”势必行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