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六大”的成功在中国能复制吗?
华纳兄弟、迪士尼、环球、索尼、20世纪福克斯和派拉蒙,是目前主宰整个好莱坞电影行业的六个巨头。随着中国电影业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一些影业公司逐渐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成为中国电影界的明星企业。近日,上影宣布投资入股华影天下。入股成功后,华影天下在发行业务上将集电影制作、发行、影院等全产业链的优势于一体。那么,控股华影天下的华谊电影发行,是否能一挽近年来在电影上的颓势?
华谊试图以发行为突破口重振雄风,博纳则一直稳健地走着电影制作、发行、影院齐头并进的路子,还有阿里影业、企鹅影业等互联网大佬正在野心勃勃地布局……群雄混战中,中国的“好莱坞六巨头”正在逐渐形成。谁能坐上中国电影行业的头把交椅,也许不久之后能见分晓。
组局发行公司弥补短板
9月20日,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将以股权转让的形式对华影天下(天津)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12%的股权进行投资,投资金额不超过600万元。这一消息随即在业内引发关注。
上影此次入股的华影天下,是今年6月刚刚成立的一家以电影发行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上影入股前,该公司的三大股东分别是华谊电影发行、微影时代、兄弟鼎立,其中华谊电影发行拥有60%的股权,是华影天下的控股方。
组这样一个局的原因在于,华谊兄弟公司想通过发力电影发行业务,挽救这几年因为“去电影化”造成的电影方面的颓势。2012年,华谊兄弟全年发行的电影总票房占国产电影全年总票房的30%。但到了2014年,其电影票房收入在国产电影总票房中跌至7%,去年更是滑落到4.5%左右。作为国内最早崛起的民营电影公司之一,出现这样的局面,着实有些尴尬。
发行一向是华谊兄弟比较缺乏的环节,此次“攒局”,能够弥补其在发行上的短板。“华影天下在发行上的特色是集全产业链于一体,既有华谊在上游影视制作上的传统优势,又能借助上影在影院和发行渠道上的雄厚实力,而且还有微影时代这样擅长互联网发行的新兴势力。”电影发行从业者孟女士分析。
“巨头阵地”初具雏形
“尽管现在电影行业仍处于群雄混战之中,但类似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这样巨头并立的局势已经初具雏形。”国内某影业公司相关负责人武洋(化名)认为,不论是“六巨头”还是“七巨头”,各自的阵地已经搭建起来,接下来便是磨合与成长。
哪些电影公司有可能拿到“巨头”的船票?电影产业专家蒋勇预测,集电影的研发、制作、营销和发行于一体、兼具电影商务、电影衍生品等业务的影业公司更容易在这场竞争中胜出。
电影曾是华谊兄弟的主业,尽管现在华谊最大的利润板块已经不是电影,但这家老牌影业公司是国内最早涉足制片业的大型民营公司,旗下拥有冯小刚、黄晓明等多位大导演、大明星,电影制作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也居于领先地位。从总体上看,华谊在电影上的优势依然明显。
不同于华谊偏重于电影制作,博纳影业在制作、发行、影院三个方面的发展都比较稳健。“内容上,博纳每年会出品10至15部电影,这样既能满足发行需求,又有终端影院保证放映条件。影院方面,博纳投资的影院在全国已有30家,共计182块银幕。未来五年内,影院数量将增至100家,银幕数超过800块。”武洋介绍。
以电视、广告等起家的光线传媒,其电影业务目前已位居国内第一阵营。这个传媒属性浓郁的公司也较早嗅到了互联网的优势,先是入股猫眼,获得在线购票的线上流量入口,然后又在VR等前沿领域投资,围绕影视、游戏等泛娱乐产业全线布局,目前已投资了60多家产业链公司。
至于素以钱多“土豪”驰名的万达,在争抢巨头交椅上的策略则是全球“买买买”。2012年,万达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2015年,买下澳洲第二大电影院线Hoyts;今年7月,它又买了欧洲第一大院线Odeon&UCI院线。有万达集团的强大资本实力,万达影业至少不差钱。
中小电影公司仍有机会
一旦中国的影业巨头排好座次,势必将给中国电影行业带来巨大影响。至于这样的影响是好还是坏,目前还很难下定论。
孟女士认为,各大巨头能够就此发展出自己的优势特色,出烂片的几率会变小。另一位从事电影发行的成先生则比较悲观,他认为巨头并立的后果是造成垄断,这样不利于中国电影行业的长远发展。而在蒋勇看来,出现巨头是商业竞争的必然趋势,但那一天的到来还有一段时间。
“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和‘好莱坞六大’等量齐观的巨头。我们的大片基本上都是好几个片方联合出品,好多影业公司还不具备独立制作大片的能力。”蒋勇说。与国内其他行业相比,电影业的体量仍然不算大。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去年全年电影票房总收入400多亿元,也就是一家房产公司一年的销售额。
因此,在混战之前,还没做大的中小影业公司仍有机会。在尚未形成电影工业的中国市场里,找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方能闯出一条生路。比如宁浩刚刚成立的坏猴子影业,专门扶植有新创意的青年导演,以及那些凭借强大资本入局电影行业的互联网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