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聂隐娘》剧照
武侠电影曾经在中国影坛上一枝独秀。然而,近些年武侠电影逐步走向式微,产量锐减、票房低迷、好作品寥寥无几。日前,在唐山召开的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上,来自业界的专家和学者表示,武侠电影要想挽回颓势,必须从人本主义出发,求“破”求“变”,凸显时代精神,形成特有的民族风格。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万传法说,2015年,侯孝贤导演精心筹备了25年的电影《刺客聂隐娘》,尽管斩获了金马奖最佳影片和法国戛纳最佳导演奖,投资近亿元,却遭遇票房惨败。而2014年的《绣春刀》在口碑极佳的情况之下,也仅仅收获9300万元的票房成绩。曾被誉为“十年内最佳”的武侠片《剑雨》,在当年的国庆档也仅拿下6600万元的票房,同期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却拿下了近3亿元票房。
《剑雨》剧照
武侠电影在《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之后,已经鲜有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的影片。即便是众星云集的《一代宗师》在北美市场票房也仅为496万美元,而之前《卧虎藏龙》和《英雄》分别为1.28亿美元和5371万美元。
《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剧照
2016年的《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显示,在一项针对当下中国电影观众类型偏好的调查中,观众对武侠片的偏好只占2.2%,在14种列出的类型片中居倒数第二。2011年,中国市场一共有18部国产电影票房过亿元,其中武侠电影有9部。但时过境迁,截至2016年8月1日,今年的票房排行榜前50名中,只有《叶问3》和《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分别占据年度11名和年度29名。
武侠影片衰落,既有社会历史进程的改变、电影观众的变化,也有市场需求、创作本身的问题。未来,如何重振中国人特有的“侠客江湖梦”,再次引发武侠电影的观影热潮?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绍阳认为,电影不能脱离大众的审美趣味。因此,武侠电影一定要在故事、人物、情感上下功夫,强调“人文内涵”凸显“人本主义”精神。同时,武侠电影不能脱离当下的时代和生活,陶醉在自我封闭的文本游戏里。
万传法认为,中国武侠电影若想重新振兴,首要的一点就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且与当下现实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武侠电影中的英雄人物要完成一个功能性的转换,走出个人恩怨的套路,由复仇-对抗转向秩序-维护,由救孤-闯关转向生命-救赎。
去年,导演侯孝贤携《刺客聂隐娘》到北京师范大学举办讲座,其间,他提到一个观点:“电影是关于人的,你对人彻底理解,拍出来就能打动观众。”武侠电影也是如此。有网友评论说,太多的武侠电影把人变成了动作机器,为打而打,空有招式而没有精神,空有武术而没有文化。也许改变这一点,才是武侠电影重新崛起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