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影时代曾参与《滚蛋吧!肿瘤君》的发行

去年一年声势浩大的在线电影票平台都在纷纷往上游走,依靠微信和QQ导流起家的微影时代也不例外。9月26日,他们举办品牌发布会,宣布成立娱跃影业和娱跃发行,进入制片和发行等环节。同时为了配合娱跃这个新名字,原本负责卖电影票的微票儿也改名成了娱票儿。

娱跃影业负责电影和电视剧的投资和制作。在微影时代发布的首批10个项目中,改编项目接近一半。

《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马伯庸的一部小说,讲述了长安城内突厥人意欲屠城,只有一个死囚才能拯救长安,而时间只有十二个时辰。目前小说已经完成,年底就能出版。按照马伯庸在微博上的说法,7月份的时候影视剧改编就已经启动了。

此外,因为《滚蛋吧!肿瘤君》而知名的已故漫画家熊顿的另一部作品《熟女日志》,以及代表作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作家辛夷坞的其他作品也将被娱跃影业改编成相关的影视作品。

在原创内容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由葛优、岳云鹏等主演的电影《断片儿》。导演郭爽则是中戏导演系的毕业生,担任过电视剧《小爸爸》的编辑以及2014年电影《北回归线》的导演。《断片儿》会是一部喜剧,但具体内容和其他的原创影片一样没有更进一步的信息。

尽管娱跃发行在发布会上第一次亮相,但是微影时代很早就参与到了宣传发行当中。去年9月,他们就拿到了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获得了独立电影发行的资格。此前,他们更是参与了《大圣归来》、《滚蛋吧!肿瘤君》等电影的发行当中。

从一个卖电影票的平台到布局电影产业的制作发行,并不是只有微影时代一家是这么做的。更名为淘票票的淘宝电影就拿到了博纳影业、华策影视等一批影视公司的投资,并宣布自己要转型成为一个营销平台。而猫眼电影在从美团独立拆分以后接受了光线的投资,猫眼也希望能借此获得更多的“行业资源”。

这些动作和表态都说明在线电影票这个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事实上,就在一年前,这些票务平台最喜欢说的还是自己卖出了多少票,市场份额占有率是多少。一度猫眼相关数据涉嫌造假还引起了业内的讨论。

但后来的事实说明,卖出了多少电影票这件事情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首先,出票数量的增长只是建立在价格战的基础上。哪家能够提供的票价低,哪家的市场份额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提升。其次,电影票本身是个不赚钱的生意,就像当年的格瓦拉,即使是参与到了发行环节也还是未能取得盈利。

事实上,卖电影票本身只能算是一个O2O生意,单纯地把线下消费行为搬到线上,其实并没有改变产业链本身,也并不创造任何多余的价值。去年O2O的红火只是建立在烧钱的基础上,放在在线电影票这门生意里就是票补。但烧钱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当所谓的“资本寒冬”一到,他们就会纷纷死去。在线电影票也需要一个新故事。

进入电影产业更上游就是这样一个新故事,而用户购买电影票产生的数据就是这个故事的基础。

在娱跃发行成立的新闻稿中,他们就写道:“大数据可以根据娱乐人群不同内容的消费行为、画像数据的积累,创造一种新形态的、直接有效的娱乐内容发行体系。”淘票票也多次提到:“(淘票票)营销能够快速且准确触达大量潜在观众,利用电影票预售来提前定位观影人群。”

这些手段有效吗?至少现在还看不出来。2016年暑期档的票房为124.3亿,甚至比2015年有3000多万元的下跌。尽管很多人把问题归咎于今年暑期档电影质量太差,但也有一些声音把问题怪到了发行的头上。

某电影数据咨询公司的一篇文章中就写道:“开发环节的版权购买价格迅速攀高,制片成本提升非常明显,透支消费的票补更是如毒品般很难摆脱,但面向观众这一端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投放,都并没有大的进步。”

数据也被用在制作领域,“大数据应该用于制宣发的每一个过程,甚至制作的过程、IP (知识产权)形成的过程。”此前,微影时代CEO林宁曾经这样说。

撇开大数据能不能执导影视制作这个问题,单论制作环节的话,这应该还算是一门好生意,毕竟电影行业还是“内容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