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脚》剧照

教育题材电影作为某种意识形态的具象表达,承担着明显的教育意义。虽然这类题材并非电影主流,但其在影史上塑造的灿若星辰的教师形象,为人们进一步了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群体提供了一些独特的视角。无论是《死亡诗社》中的基汀、《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还是《地球上的星星》中的尼克、《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法罕,乃至《一个都不能少》里的魏敏芝、《美丽的大脚》中的张美丽,都为银幕塑造了优秀的教师形象,既表现了人们对美好教育的想象,同时也给现实中的教师以熏陶和启示。

传统的教师隐喻

“有一种人格叫做万世师表,有一种人生叫做无怨无悔,有一种精神叫做无私奉献,有一种情怀叫做鞠躬尽瘁。”电影《冯志远》中的这句话充分概括了我国早期教育题材电影中的教师形象。他们往往安贫乐道,以志自勉,用强大的人格书写了教育的可能。

《美丽的大脚》中的农村女教师张美丽,在陕北贫瘠的黄土地默默奉献,以坚守渲染了教师的伟大;《一个都不能少》中13岁的代课老师魏敏芝,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千方百计寻找辍学的学生,用稚嫩的身躯扛起教师神圣的职责。这些电影作品中的角色与“春蚕”“蜡烛”“园丁”等象征教师的隐喻高度吻合,同时将道德要求、师生关系等丰富意涵,浓缩在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忘我工作的品质中。这些电影中的教师形象表现出对传统教育的认知。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理想和现实中的教师形象已然发生了变化。

教师形象的变化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银幕里的教师呈现出“圣人化”特征,这是人们对教师完美化形象期待的特定表达。而新世纪以来,影视作品中的教师形象有了较大的变化,他们从“圣化”神坛走下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在2019年上映的电影《老师·好》中,就塑造了这样一位点亮学生“心灯”的老师。刚出场的苗宛秋俨然是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教师的缩影,是传统教育认知的忠实捍卫者。但通过戏剧冲突,苗婉秋的形象发生了反转。比如,自行车是老师荣誉的象征,也是全片的重要线索。从学生破坏自行车、把自行车挂到路灯杆上,再到自行车丢失、学生自发寻找自行车、给自行车戴上大红花,师生关系从对立走向了融洽,苗宛秋也以真诚、善良、正直等品质成为被学生理解和认可的老师。

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题材电影更注重教师人格的艺术呈现,塑造的教师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具人格魅力。

新时代的教师

进入新时代,教师面临着技术带来的巨大冲击。不久前出台的“双减”政策,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首先得是设计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还得是指导师,帮助学生满足多样化、差别化、实践性发展需求;还要是能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那么,教育题材的电影如何回应这种变化?

以2018年上映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为例。患有图雷特综合症的女老师奈娜·玛瑟被分配到全校成绩最差的班,但她通过家访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逆风翻盘。这是一部“去沉重化”的电影,轻松愉快的观影体验,让传统教育背负的使命和责任得到充满温情的抒写。其实,这部作品也体现了电影的“受众意识”,就是用观众普遍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叙事方式和叙事风格,完成了教师形象的转换。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知识、培养人格、塑造灵魂,无论何时都是教师的共同底色。虽然电影中教师形象会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但生命之间的往来和成全始终是教育题材电影的真谛。所以,教师形象在银幕上的转换,并不是对原有认知的彻底否定,而更多的是一种回归,即回归教育朴素的本质和初心。这一点,观者不可不察。(作者:谢琰,系《新课程评论》杂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