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导演许鞍华获得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最近,她的新片《第一炉香》放出大量宣传物料,不仅演员为全明星阵容,编剧、摄影、剪辑、美术、声音等技术团队也都是电影行业的顶级配置,媒体引流的同时赚足了观众期待。影片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表面是一个纸醉金迷的爱情故事,实际通过民国时期香港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景,细腻刻画情感、欲望、舍得等思辨主题,并以此窥视沪港双城的地缘历史关联和香港的人文风貌,展示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

许鞍华导演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纵观其创作历程可以发现,极致类型美学与深度人文关怀是其作品最显著的两个标签,这不仅是香港电影传达“港味”的秘籍,也是目前中国电影工业期望实现的电影美学发展形态,新主流电影的创作范式即是建立在此基础上。以产业化思维来看,电影创作的目标是通过传播实现经济价值和文化话语建构的功能,因此,如何对电影进行有效区分并实现分众传播,一直是我国电影传播领域的核心命题之一。

产业化改革之前,国内习惯将电影按照商业片、艺术片和主旋律影片的三分法做出形态区别;随着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和香港导演集体北上发展,类型电影的美学概念与制片模式通过合拍片与内地电影产业接轨,逐渐成为电影产业的生力军。当下,我国电影产业化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电影美学和电影传播等领域也相应出现了新变化,三分法或简单的商业类型化区分,已经不能恰当概括影片差异,因此需要新的区分方式和传播路径对此进行补充。

以许鞍华“北上”之后的代表作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黄金时代》《明月几时有》三部影片为例,很难将它们概括为某种类型或者单纯的艺术片,而这些影片又具有典型的商业制作发行模式。《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在美学表现上虽然是类型化的,但叙事性远优于好莱坞类型片,同时带有鲜明的作者烙印和女性主义特征;《黄金时代》打破镜头内外的双重时空,实验性比商业性更强,甚至因此造成部分观众的理解障碍;《明月几时有》具有典型的主旋律价值诉求,以明星卡司为传播基础,但没有采用类型化创作,而是诗意展现战争题材与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群像。这些影片丰富了国产电影的美学表现形态,具有鲜明的民族化审美特征,也为国产电影的产业化创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即高概念电影。

高概念的定义来自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电视行业,后也被电影领域广泛采用,可简单理解为形式简洁、叙述有效,投资回报率较高且具有典型标签化卖点的作品。其核心内涵在于强调制片、宣发等产业领域的优势,尝试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传播路径,实现电影的商业价值,这一思路与我国电影产业化发展指导意见非常符合。高概念电影的意义对于影片创作来说,消解了商业定位与类型美学之间的必然联系,是一种更加成熟的产业思维。任何题材和表现形式的作品,都可以通过产业化的推广流程,实现市场投放和投资回报。高概念电影用传播效果本位思维取代了传播者本位思维,也更加符合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与用户特征。

高概念电影是一个产业概念而非美学概念,因此,可以将其无差别运用于电影作品的产业化推广,与业界按照影片美学形态来进行细化分类形成互补。近年来,大量具有鲜明文艺片特征的国产影片采取了高概念制作和宣发方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例如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贾樟柯导演的《江湖儿女》,王小帅导演的《地久天长》等等。这些影片的艺术质感和作者风格,很难用类型或者商业进行归类,而将他们与高概念制作发行思维结合,才能在口碑和票房两个方面都取得比较好的市场反响。

此外,这种传播效果本位的制片发行方式,也适用于纪录片的产业化:成功案例包括《我在故宫修文物》《掬水月在手》《舌尖上的中国》等。另一方面,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针对非类型电影的发行放映有诸多优惠政策,形成良性扶持。其意义一方面认识到了在电影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分众审美为艺术电影提供了广阔的下沉市场,鼓励非类型电影创作;另一方面从产业角度,保证非类型电影有足够的市场竞争渠道和稳定的生存空间。

从国产电影的美学发展历程来看,类型电影是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后起之秀,在票房大战中占据相当优势。但保证整个产业健康、全面发展,依靠单一美学特征显然是不够的,作者电影、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实验影片、纪录片等都应当逐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高概念电影的传播探索为此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回到新片《第一炉香》,该片的各种特征基本符合高概念电影的概念界定。本片的小说文本采取现代文学的创作手法,但其中多处语言情节及人物设置带有古典小说《红楼梦》的鲜明烙印,而许鞍华则善于通过电影语言对此进行具有后现代寓言色彩的改编。对比《倾城之恋》《客途秋恨》《女人,四十》《半生缘》《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导演前期作品来看,《第一炉香》的美学形态也一定是丰富多元的。市场对高概念电影的接受度,将迎来又一次有益的检验。(作者:赵益,系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