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业内围绕戏曲传承发展讨论的声音很多。有人说,戏曲在新时代要紧跟潮流,大胆创新形式;有人说,戏曲关键在守正,不能盲目迎合当下。各类观点无法用简单的对或错来评判,但大家也有共识,即诸多剧种的受众老龄化严重;部分作品在圈内被称为精品,可市场反响不尽如人意。传统戏曲在年轻人中究竟有没有市场?该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戏曲?11月中旬,本端融媒体记者赴山东省部分地市调研采访,试图通过与戏曲受众、文艺院团、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人的对话,呈现戏曲在齐鲁大地的一段“纪实影像”——

那些“溜走”的人

“去看戏吗?”

“看戏?”

“嗯,朋友给了两张戏票。”

“下次有电影票叫我吧。”

这是山东济南的孙广悦跟闺蜜的微信对话。

孙广悦是烟台人,2005年到济南上学,毕业后进入济南某市直机关部门工作。几年前,孙广悦被朋友带着去看了一场京剧,结果一下就“入坑”了,觉得传统戏曲很有意思,特别爱看演员的扮相。之后,孙广悦关注了济南的几个演出票务网站和院团的微信公众号,碰上演出经常去捧场。有时自己去,有时一家三口出动。

▲ 山东省京剧院今年复排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

但孙广悦看戏的爱好被几位朋友视为品味独特。一位闺蜜曾跟孙广悦开玩笑说:“大学期间可没见你有这倾向啊。跟老先生、老太太一起坐在剧场里,感觉自己特年轻吧?”闺蜜看似幽默的玩笑话,其实反映出如今戏曲的一个尴尬处境:观众席动辄变成“老年场”,部分年轻人对看戏抱有刻板印象。

11月9日晚7点半,济南某院团自有剧场内一部大戏即将上演。创作单位是山东某地的基层剧团,此次来济南展演是当地谋划已久的“文旅营销大事件”。剧场3遍铃响过,演出开始,可容纳700人的剧场内,观众席稀稀落落,后10排基本没人。剧场经理说,当晚演出票共检了207张,售出演出票6张。数据表明,207名观众中买票的仅有6人,其他的则是赠票。

但有幸免费入场的观众似乎也有些不领情。大戏时长2小时20分钟,分7幕。第二幕还没演完,就有后排观众提着包、低着头,匆匆从剧场后门“溜走”。而在前排,有的观众在聚精会神地看手机,将屏幕亮度调到最低,以适应台下黑暗的环境;有的孩子摆脱了老人,在观众席通道来回穿梭、跳跃。

从事剧场管理已有十几年的剧场经理跟记者分享了“经验之谈”:“剧场一年能演七八十场戏,今年受疫情影响演出少点。演戏时很少见到年轻的情侣,要么是一家几口,要么是老两口,要么是老伙伴。如果碰上年轻人成群结队来,多半是戏校的孩子。偶尔也能见到一些年轻人来看戏,但看不过半场就走了,这太平常了。”

年轻人为什么坐不住

年轻人不太爱看戏?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从业内人士到大部分年轻人都有一些心照不宣。

在潍坊一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的周萌萌,讲课时常会涉及传统戏曲的剧本内容。“得承认,经典戏曲的文本写得很有文采,对孩子了解传统文化有帮助。但让孩子坐到剧场去看戏,他坐不住。我也坐不住。”周萌萌说,她之前看过一场戏曲晚会,三五分钟还行,时间长了,台上咿咿呀呀听不清台词,台下的人就开始玩手机。如今人们的休闲方式太多了,尤其是年轻人,去剧场看戏显然还不是优先选项。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赵迎芳多年来关注戏曲受众的老龄化问题。在她看来,看戏本身是休闲娱乐的过程,有没有观众、观众多不多,根本还在于节目好不好看,能不能给观众带来获得感、满足感。赵迎芳认为,将年轻人挡在剧场外的不是那几十元的票价,也不是演出时间长或者剧场条件差,关键还是舞台呈现出的内容能否触动人,让人笑、让人感动,而不能一味地板起脸来唱高调。

▲ 山东一场戏曲演出结束后,观众在舞台周围拍摄演员谢幕。

德州市夏津县的杨辽斌今年64岁,他小时候经常跟小伙伴去周边的村里看戏,有时看到半夜才回家。后来结婚生子,得挣钱养家,没空去看戏了。近几年,县里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从县城到乡村经常能看到演出,但他觉得那种热乎劲、新鲜劲没有了。

为什么在舞台美术、灯光音响、服装道具都升级的当下,戏曲的受众不见显著增长,还是坐不住?有专家指出,现在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需求多元化了。传统戏曲在新时代必须对接新的审美需求,对接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更加注重讲故事的方式。

乡村的情况好不了太多

如果说在城市里文化供给足够丰富,年轻人有更多的文化消费选择,从而导致他们走进剧场看戏的意愿不强,那么戏曲在乡镇、村庄的情况是否好些?根据记者调研,戏曲在基层地区的场均受众数量上确实比城市要高一些,但年轻人占比依然很低。

▲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的送戏下乡演出现场

菏泽市某县级剧团的团长说,他们一年在当地能演500场戏,每场观众少的四五百人,多的几千人。因为当地群众喜欢看戏,所以每次演出时台下总是人山人海,可观众中还是很难看到年轻人的面孔,“因为他们一没时间,二没兴趣”。

鲁中山区某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在他们的认识里,送戏下乡有两个目的,一是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在基层文化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有些人认为,送戏下乡就是“给基层文艺队伍一口饭吃”,单纯为了演而演,甚至只是为了场均几千元的补贴,对演出时长、内容、效果不重视,一定程度影响了人们对戏曲的印象。吸引力不强,下乡演出就不会有多少年轻人围观。

地方戏曲的年轻化尝试

地方戏曲地域性强,有绝活、接地气一直是地方戏曲的安身立命之本,使其能够守着一方水土,自吟自唱度过几百年。在今天,没有创新和活力的话,地方戏曲很难走得远,在促进戏曲年轻化发展上下功夫已是势在必行。

在省级层面和部分地市,山东已开始探索戏曲年轻化的路径。有些单位开通了抖音号,希冀展示精彩节目的片段;有的进行直播,观众不到现场就能“云上观看”;有的发力文创,将戏曲元素画在背包上、冰箱贴上、鼠标垫上。

威海市正在探索送戏下乡与“直播带货”相结合的新模式。当地文艺团体到基层乡村演出时,会利用直播平台对演出所在村的民风民俗、乡土特产等进行推介。此举赋予送戏下乡文旅推介的新功能,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 山东省吕剧院举办吕剧主题文艺演出

山东省吕剧院院长孙香兰说,戏曲艺术如金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没人怀疑其具备成为“网红”的潜力。戏曲要吸引年轻人关注,也是一个营销命题,需要有专业团队来策划、组织。山东省吕剧院近期与相关团队沟通,初步想明年启动“吕剧正青春计划”,大规模试点结合现代审美的吕剧元素开发与转化工作。

记者手记

戏曲院团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年轻观众少是必须高度重视和下力气解决的问题之一。

这些年,因为采访,记者认识了不少基层文艺院团的人。大家都很忙,忙着演出、创作,忙着下乡、排练。然而,一些戏曲演出逐渐成了“小众艺术”,总是在某一个圈子里转来转去。在封闭循环的圈子里有专业的创作人员,也有专业的评论人员,但鲜有群众评价的声音,更别提去主动吸引年轻人来看了。

也许有人会说,大概是很多院团缺乏前进的动力。确实如此,如果有没有人看、有多少人看,跟演员的收入待遇没有一丁点关系的话,后者确实就懒得动了。如果“大锅饭”挺香,谁还愿意多干活呢?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从这个层面看来,在面向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远景目标的征程中,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要持续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体制机制、规划政策、市场体系和产品供给等环节都要继续建设,不能缺位。

说到底,戏曲传承发展得好不好、有没有发挥作用,衡量标准就一条,即有没有人愿意看、能不能看得进去。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戏曲的未来。不仅戏曲演员队伍要有年轻人,受众更要有年轻人。如果戏曲演出没有人看,或者干脆沦为老年艺术,势必影响各剧种的未来。为了赢得年轻观众,文艺院团就得多动脑筋,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守住老年观众群的同时多考虑考虑如何培育年轻粉丝,创作出更多满足年轻人审美需求的戏曲作品,用好能够抵达年轻用户的传播手段,让广大年轻人愿意走进剧院坐下来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