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一款优秀的游戏需要大量的资金、几年的时光和数十名开发者的心血,但毁掉一款优秀的游戏可能只需发行者的一个决策;获利者们坐在金山上洋洋自得,牺牲者们的姓名却已无人知晓。

这是一篇心血来潮的文章,我要哀悼一下那些被恶性商业行为所毁掉的游戏。

抢占市场的炮灰:《地铁:离去》

2010年,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4A Game制作出了《地铁2033》,该游戏大受好评并被认为发展前景广大,八年后,地铁系列的第三作《地铁:离去》,如无意外的话,该游戏本该像前几部一样名利双收,而且从发售后的实际体验来看,这款游戏也确实配得上名利双收。

不过意外总会发生,具体发生了什么我想大家也都还有印象。2019年1月,《地铁:离去》的发行商深银(Deep Silver)宣布该游戏将在Epic独占一年,该行为瞬间将深银,4A和地铁都推上了风口浪尖。

当时正是ES平台大战刚刚拉开序幕之时,《地铁:离去》差不多是最早一批宣布EPIC独占的大型游戏,也是最早一批开启Steam预购却Epic上架的游戏,这一行为即使在一年多以后的今天来看都是极其难以忍受的,更何况是当时的玩家。玩家们感到自己遭到了背叛,他们把怒火倾销到游戏身上,地铁前两作2033和曙光的steam评价瞬间变成多半差评,还有玩家利用steam的自定义标签功能,给它们打上了“背信弃义”、“可耻的叛徒”等标签,甚至连地铁小说的作者,也在社交网站上发表了“我目睹了它的死亡”等明显表示不满的话语(不过他很快就删除了,随后又发了一条支持开发商的言论)。顺便一提,在当时Epic还没有开启国区,所以当中国玩家起床得知这一消息后,更是怒不可遏。

官方对国区的单独道歉

一石激起千层浪,愤怒的玩家迫使每个相关者都做出回应。深银的母公司(Koch Media)的母公司THQ AB立马发布消息称,他们旗下的公司均是独立自主运营,此事与他们绝无关系。4A也声称,这全是发行商所为,他们的许多成员也并不满意,他们甚至对中国玩家专门进行了道歉(迷惑的是在推特上);不过一名自称是该工作室成员的网友在论坛上发表了“抵制游戏可能会使续作没有PC版”的言论被视作是威胁玩家,又让他们挨了痛骂。

疑似员工的迷惑发言

始作俑者深银做了什么呢?深银和它的母公司自始至终在装死,什么回应也没有。实际上它们可能没料到玩家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响,后来许多证据都证明此次决定应该是临时且仓促的。最终该事件也不了了之,一年之后《地铁:离去》上架Steam,已经消气的玩家给与了其与质量相符的评价,似乎一切都得到了完美解决…

才怪。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从epic始终未给出具体销量,而仅仅以前作(13年的曙光)数倍销量这样的含混用词来看,该事件无疑对游戏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深银(虽然它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4A和地铁系列的信誉也因该事件有所下滑,这次的《离去》可以凭前作的口碑获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下次的作品呢,玩家还会有足够的信心吗?除了对地铁的影响,该行为及其后续的类似行为(如《莎木3》)使得steam修改了政策,这使得许多深银发行的中小型游戏无法再利用steam的曝光优势,这无疑是毁灭性的,许多游戏直接凉凉,比如我猜很多人没听过的《outward》。

但无论如何,发行商总是挣到钱了。

恶意收购的悲剧:《掠食》

2006年,human head推出了一款名为《掠食》的科幻游戏,该游戏改编自北美传说,讲述了一个修理工在宇宙漫游的故事,它有一些非常新奇的理念,在当时大获成功。,这款ip后来到了了贝塞斯达的母公司Zenimax手里,获得成功的作品当然要出续作,他们搭上了当时负责开发的human head,双方开始了愉快的合作,至少human head是这么以为的。

宁死不屈Human Head

B社是一家游戏很对我胃口的发行商,但我还是要说,这家公司和它的母公司可谓是劣迹斑斑,各位如果有兴趣,不妨了解这家公司无间道式的发迹史,或者关注一下他们收购ID社后和卡马克无休止的专利官司,再或者看看他们迫害黑曜石的著名的“新维加斯84分”事件。

说回《掠食》,虽说合作,但正处上升期的B社(此处的B社包括贝塞斯达和其母公司Zenimax)真实意图是直接收购Human Head,不过直接提出来对方肯定不同意,明的不行就来暗的,B社开始给Human Head下套。

在接手《掠食2》的发行后,B社开始给游戏开发提建议,前作系统元素被大改,游戏类型也变成沙盒游戏,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极其困难,不过Human Head还是拿出了像样的作品,在2011年的E3上,他们交出了一份震惊四座的demo,反响极好,Human Head自然高兴,B社也很高兴,并承诺再多给半年到一年的开发时间,于是Human Head一头扎进陷阱。

当年的《掠食2》概念图

然后B社开始变卦,E3不久,其开始大幅减少资金,并提出更多的修改意见,且之前承诺的延长期限也完全不算数,更要命的是,当初的合同中还规定了Human Head在《掠食2》开发期间不能接受其他开发工作,这时B社的狼子野心已然显现,它先让Human Head全身心投入开发,再以资金等方面拖垮工作室,最后以到期不能交付,承担违约责任为由逼迫工作室就范。

最终冲突爆发,2011年感恩节,B社正式提出收购,B社说:过来当狗。Human Head回复:去你丫的。双方开始打官司,最终Human Head以元气大伤,辛苦开发的游戏被夺走为代价,保持了独立。不过好景不长,2019年,始终没有恢复过来的Human Head还是被B社收购拆解重组。

这事还没完,早在双方还没正式撕破脸皮之时,B社就偷偷把《掠食》又交给了Arkane,然后就是故技重施,Arkane看见前车之鉴,当场认怂,被收入囊中,而其所开发的《掠食》,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款《掠食》。但是不知何种原因,B社几乎没给这款游戏什么像样的宣发,steam首日销量仅两万,据说在游戏发售两年后,还有人淘到了预购豪华版的激活码。

飞来横祸Arkane

这整件事是在过于恶劣,终于在2013年,IGN和kotaku把这件事报道出来,B社被一顿痛批,此后被它钓上来的厂商有所减少。

Arkane的《掠食》,是个好游戏,Human Head的《掠食2》开发出来,也会是好游戏,但无所谓了,反正这俩游戏全完了。

行业竞争的祭品:《泰坦天降2》

2014年,EA发行了一款奇特的射击游戏,名为《泰坦天降》。该游戏有重生工作室制作,以机甲和科幻为特色, 主打多人fps,一经发售就以其新奇的题材和优秀的素质博得好评,尽管有着无单人剧情,多人内容不足等缺点,但业界一致认为,该游戏前景光大,只要扩充一下内容必定能成为一代传奇。重生工作室也是信心满满,他们在游戏发行一周后就开始了续作的开发,毕竟是金子总会发光—

除非金子在粪坑里。

无处重生Respawn

《泰坦天降2》绝对是近几年最好的科幻游戏之一,诸如多人平衡不合理(初期),服务器太烂(不是游戏的锅)之类的缺点虽然存在,但都是瑕不掩瑜,更多的优点让这款游戏完全可以成为神作。然后它的首周发行量仅有50万,几乎就是暴死。

问:谁造成了这个结果?答:美国艺电。

EA的各种头衔我想大家都有所耳闻,作为享有“北美最烂”、“业界毒瘤”、“工作室杀手”等诸多荣誉称号的发行商,它干过的好事擢发难数,搞事能力那绝对是业界超一流。

它搞了什么事呢?它把《泰坦天降2》的发行日期定在了2016年10月28日。非常巧合的是,同为EA发行的《战地1》发行日期在一周前的10月21日,而《使命召唤:无限战争》发行时间则在一周后的11月4日。几乎没有任何同题材游戏敢头铁和其中一部作品硬碰硬,《泰坦天降2》在和两个千万级销量的怪物同台竞技,其结果可想而知。EA本想围剿老对手,结果被反围剿了。

不过这真的只是决策失误吗?EA虽然坏,但是不傻,我们还必须注意另一件事,在《泰坦天降2》失利后,重生工作室大受打击,市值受损,并在一年后被EA彻底收购。为自家招牌保驾护航,让竞争对手遭受冲击,以最低代价扩大规模,精彩至极的一箭三雕,还完全没有舆论的后顾之忧,看懂了吗,学会了吗,什么叫业界超一流啊!只是可惜了《泰坦天降2》。

《APEX》或是登录Steam能救活《泰坦天降》吗

结语

我只说了三款游戏,但被商业操作毁掉的游戏比这多的多,那些运气好的,还能留下名字,运气不好的,连名字也留不下。至于我们玩家能做什么,很遗憾,玩家什么也做不了,至多只能在悲剧发生时,说一句

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