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收官的电视剧《安家》,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图为海报。

上周,电视剧《完美关系》《安家》《我在北京等你》陆续迎来了大结局。追剧的日子里,“生气”竟成了频频出现的观剧情绪。伴随着每日剧情更新,晚间档的热搜榜单上总有几条是为剧中情节预留的。巧的是,半数以上的词条下面,网友都在表达气愤。

可恶的配角当然招恨。观众被家有仙妻还要外出偷腥的“软饭男”崔英俊气死,为不仅重男轻女更贪得无厌的“恶母亲”潘贵雨生气,更是对那位总觉得全世界都亏欠自己的谭铮铮充满了厌恶。可剧集主角办的事儿也不总让人满意。卫哲和江达琳一路见招拆招,惹得一众公关界人士跳出来说“看了《完美关系》,我妈对我的工作误解更大了”。房似锦被宁馨跳单之后,一大波弹幕都在怒其不争:“之前那个果决的房店长去哪儿了!”至于自我感觉良好的盛夏对徐天颐指气使,评论里更是一片指责,“你根本没想过了解对方,只在乎自己”……

总结这些争论,大抵可归为观众对“描摹现实真不真”或“呈现三观正不正”的在意。对“真”与“正”的拿捏,恰是当下国产剧在现实题材创作中的两大关键。

真实感不等于“照镜子”,但必须是对生活的提纯、有细节的沉淀

现实题材难做,业界公认。因为每位观众都是生活中人,每个打开弹幕的网友都可凭自身阅历对剧情评头论足。电视剧不是“照镜子”,不必严丝合缝地按照生活边角来行进。那么真实感的分寸界限在哪儿?《我在北京等你》和《完美关系》分别给出了两种范式。

作为青春励志剧,《我在北京等你》关涉了不少现实中年轻人面临的抉择:利益还是原则?捷径还是奋斗?与当下妥协抑或追寻难以企及的远方?剧中台词,如“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可后来才发现,自己不光改变不了世界,反而好好活着,已用尽全力”,也击中了不少岁月中人。可电视剧不止于故事梗概,男女主角徐天与盛夏实现各自梦想的旅途,需要经得起现实审视的沿途风景。但在剧中,一个生长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草根青年,总能在法庭上轻而易举战胜对手;一个渴望拥有自己设计师品牌的女孩,多数时候矫情于金钱与情感孰轻孰重。他们如何成功的,剧中最实在的呈现,是两人儿时都有执着的信念。观众可以不计较生活里是否真有此事、确有此人,但若拿不出与观众势均力敌的真情实感,被挑刺、被揶揄、被批评,在所难免。

《完美关系》遇到了一半赞美一半差评。认可剧中有着时代观照的,是基于一宗宗危机公关案例的展示。明星出轨,可夫妻二人商业价值捆绑,这婚离得了吗?游戏公司的程序员倒在了休假期,过劳死的“锅”该不该公司背?女性员工遭到办公室性骚扰,还牵扯上两大投资公司的争斗,受害者要不要收了赔偿息事宁人?而小商户们因刷单被电商平台起诉,背后的故事也不简单:同样是虚构营业额的做法,在平台野蛮生长期是被私下鼓励的,可当平台发展到一定规模,低价值高风险的刷单行为就成了打击对象。

有了这些黏稠的生活的提纯,该剧就有了一半的现实主义基因。遗憾的是,作为一部行业剧,它在公关细节上的展示,近乎是薄弱的。除了口号式的“卫哲法则”,除了碾压式的斯黛拉气场,《完美关系》的专业仿真性完完全全输给了生活,以致于太多公关人表示“按剧里小儿科的专业技术,恐怕早就失业了”。
 

“三观正”不必完全拒绝困境,但要在虚构的糟心事里映照人生况味

相比之下,《安家》里卖房子的专业营销手段倒是层层进阶。房产中介们边追剧边做笔记,公众号开掘老洋房原型故事始末,都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行业内的普遍认可。只是,观众对该剧的喜恶很是分裂。剧中关乎伦理的探讨含量是否超高,剧中对“极品人”“一地鸡毛事”的呈现是否“三观跑偏”,都引发了争议。

攒了一辈子辛苦钱为儿买婚房,包子铺老两口在付清全款后应儿子要求在房产证上加了儿媳的名字。第一个话题沸腾的同时,不少网友判断“会有后续”。果然,剧情过半后反转来了。铺面被关,老两口想投奔儿子,可房门打开,亲家母已入住新房。观众声讨编剧残忍的同时,当初鼓励老两口全款付清的房似锦也成了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眼里只有利益”。身家过亿的阚老板是个渣男,贤妻在家奉老带小,他还在外胡搞。惹上难缠的文艺女青年,送一套房权当“封口费”。要帮出轨男给“小三”买房,门店里人人不齿接这笔业务,可房似锦接了,于是她被同事集体埋怨,更被荧屏前的观众刷起了“三观不正”的评论。而当江奶奶和宋爷爷的爱情生生被俩外甥的利己算盘给打败,观众的气愤几乎到了临界点。“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谊为利休”“好人得不到好报”,电视剧该不该如此刺痛?

事实上,引发伦理争议的作品,《安家》并非孤例。《我的前半生》始于离异女性的崛起,后来,女主角爱上了闺蜜的男友,前夫成了被原谅的人物,如是安排都陷入过价值观的探讨。《欢乐颂》里五位姑娘的格局与遭际,基本与她们所拥有的财富成正比,被不少人批评是“金钱颂”。现实的凌厉与艺术创作时的取舍,俨然现实题材的共同命题。

不妨看看编剧罗伯特·麦基在其享誉世界的《故事》里所讲到的。“故事大师对于事件的选择和安排,即是其对社会现实中各个层面之间互相关联所做的精妙譬喻。”在艺术创作上,故事应该是生活的隐喻。切中现实的作品能在虚构世界里映照出真实的生活情状,道出“人人心中有,却个个口中无”的人生况味;而优秀的现实题材创作,不仅能解析出观剧人的困厄与踟蹰,更会将正向的思考引向现实。

回到《安家》,为何观众乐见那个虽嫌仓促但皆大欢喜的大结局,为何接受朱闪闪和王子健突如其来的爱情,为何喜欢上了憨如猪八戒的楼山关,其实本质都一样——“三观”不是裁夺创作的绝对标尺,生活的复杂性、人性的晦暗面,在真实世界里一直存在。只不过,创作者写出糟心事的同时,能否分几缕阳光给善良的人,能否让观众跳出厌恶的死循环而走向有益的思考的出口,实在值得细究。(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