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高考后,一部反映高中生活的《少年派》引发了大众的关注,诸如#少年派窥探了我的生活#、#少年派硬核亲妈#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此次张嘉译和闫妮的再度联手,也被网友戏称为两人《一仆二主》后的婚后生活,加上《流浪地球》中韩朵朵的扮演者赵今麦的加盟,共同呈现高中生家庭教育的图景。
但随着剧集的持续更新也引来了一些质疑声,包括剧中对于高中校园的描摹不接地气,年轻演员演技浮夸等问题。
事实上,《少年派》算得上亮点与不足并存的用心之作,虽然存在表演稚嫩的实情,但对高中教育问题的下沉关切却并不虚。如果真要讨论,倒是“以子女为唯一驱动”这种国产教育题材电视剧通见的设置,值得拿出单独一议。
以子女为唯一驱动
“过于真实”还是浮于表面
近期热播剧《少年派》中,女儿林妙妙和母亲王胜男互怼的情节,让不少网友大呼过瘾。催你吃饭,催你穿秋裤,嫌弃你话多,面对这些台词,观众很容易能找到共鸣,因为问题是普遍的,故而弹幕中被剧情“过于真实”的评论刷屏也就不足为奇了。
尤其是前三集,《少年派》充分发挥了电视剧以台词为主导的特点,人物对白妙语连珠、针尖对麦芒的见招拆招,节奏感好到“飞起”。
不仅微观如此,从整体剧作结构来看,电视剧《少年派》以“林妙妙、钱三一、江天昊、邓小琪”四个家庭为代表,展现中国的高中生家庭,剧情不乏对于“文理分班”“高考压力”等问题的呈现。
再往前数,《虎妈猫爸》中隔辈人带孩子观念不一致而引发的冲突,为让孩子上最好的小学而购买高价学区房的巨大压力;《小别离》中既想让孩子守在自己身边又被周围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热潮不断冲击……家庭教育题材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和话题讨论。
但同时应该意识到的是,此类作品中也存在看似现实,实则有套路化风险的标配“设定”。
最典型的便是虎妈猫爸的人物配置,和子女为唯一驱动的家庭结构。家庭中母亲多以强势的姿态出现,她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说一不二且“杀伐果断”,而父亲的角色常常隐而不发。
诚然,因力量对比悬殊,这种人物配置容易制造“戏剧效果”,这也使得观众热衷于那些台词桥段,但同时这样做也掩盖了一些背后的问题。
具体说来,“虎妈”,即母亲这个角色是绝对意见主导,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子女为中心,《小别离》中的童文杰是孤儿,她自然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女儿身上。
再论及人物欲望,子女的成绩似乎成了她们情感的唯一驱动力。
《少年派》中闫妮扮演的母亲就不用说了,她具体工作不明,但从呈现出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出,女儿高中一住校,闫妮扮演的王胜男生活就失去了重心。
女儿因住校而离开家庭,确实是让王胜男无所适从。即便是女强人型的母亲,像《小别离》中的童文洁和《虎妈猫爸》中的毕胜男,在外是独当一面的女高管,但她们会突然意识到,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例如赵薇扮演的母亲在第二集就向丈夫提出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这种以孩子为人物唯一驱动力的设置,显然对于问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夫妻关系、赡养老人的压力、工作的困难等问题,也在子女问题先行的情况下而沦为附庸。这就使得剧情只展现表面的问题,真实情景下父母会面临的重重考验,往往被搁置了。
就像我们会质疑,母亲的生活难道就只有孩子吗?母亲的人物欲望是以孩子为唯一驱动力吗?
目前大多教育题材电视剧,在这些问题的探入上显然单薄、直接了一些。
换句话说,在这种国民议题上,剧集单单类型化地呈现问题、表现焦虑是远远不够的,所谓贴近现实要切的是筋骨而非复写皮相。
标配的“和稀泥”老爹
恰是正确育儿观念的“缺席”
从近期热播剧《少年派》中的林大为,到《小别离》中的方圆,再往前回溯《虎妈猫爸》中的罗素,这些父亲在与母亲共同教育孩子时,往往处于弱势的一方。
张嘉译是灭火器,需要时常为闫妮扮演的妻子灭火;黄磊扮演的父亲在外是个眼科医生,但回到家还是以海青扮演的妻子为灵魂统帅;更不用说佟大为,在面对家中妻子和老妈的双重炮火时,经常选择溜之大吉。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这些父亲很少有发言权,妻子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难以调和,他们往往扮演“和稀泥”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父亲的角色既要维护妻子,同时又要暗中保护孩子,这种经常两方权衡的骑墙派也制造了不少喜剧“笑果”。如《少年派》中林大为和妻子王胜男的互怼台词被频频热议。
在这种“笑果”的背后,观众能看到编剧的良苦用心,并体会到在“虎妈”统领下,“猫爸”们生活得不易。他们在妻与子的夹缝中求生存。
在妻子的行动收效甚微时,他们要鼓励;在妻子行为过火时,他们要规劝;在孩子做错时,他们浅尝辄止的教育后是绞尽脑汁地帮助孩子瞒过妻子……他们在靠一种“别样”的方式维持家庭关系的微妙平衡。
伴随着调剂剧情的作用,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父亲也会表示出自己的不赞同观点。像《虎妈猫爸》中毕胜男“倾家荡产”也要买学区房让女儿上第一小学,这时一向软绵的“猫爸”罗素揭竿而起。
这是父亲罗素第一次旗鼓相当地陈述自己的反对意见,表达孩子只要“快乐健康”成长就够了的心愿。但事实上,他们并不能够影响故事走向,因为在关键节点上,母亲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毕胜男们”还有另一番逻辑。
“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在她们的经验和认知里,必须给孩子最好的,至少是她们认为最好的。比如一定要上最好的小学、上重点高中的实验班……所以父亲那套“顺其自然”“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理所当然就被强力压倒了。
平时的“和稀泥”造成了关键时刻的“失语”。从剧情来看,就完全沦为母亲全身心靠子女驱动的被动情形。
孩子能不能上最好的小学,毕胜男焦虑,病急乱投医,甚至险些为孩子上学而在工作上让小人得逞。孩子能不能决胜中考,童文杰焦虑,每天晚上要超负荷给女儿补课……
虽然大多数作品最后总会笔锋一转,让这些执着的母亲遭遇挫折、突然醒悟,但“教化”意味浓郁的收尾总是比不上前面虎猫对峙的热闹。本来设定由父亲承担的快乐成长理念,总让人有“胜之不武”感。
源于现实,找到“主义”
教育题材电视剧才能走更远
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中,“虎妈”想要孩子“成材”的人物欲望无可厚非,但把全部精力投射于孩子身上的做法,还有待商榷。毕竟创作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已经给予我们警示。
张同道的纪录片《零零后》记录了十年来《小人国》中孩子的成长经历。其中一个孩子的例子可能最有说服力,一心全在孩子身上的锡坤妈妈,终于经过十年时间,把儿子教育成了有社交障碍的“妈宝男”,即使锡坤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孩子也算不上“成材”。
由此可见,把孩子牢牢抓在手里的母亲,以孩子为自己活着的唯一动力,这样的“虎妈”并不英明。退回到剧作法看也是一样,故事的主角是人,从人物欲望出发,内在自我成长才是一个好故事的核心驱动力,父母还应多审视自身,而不能仅仅依靠孩子。
同样是在张同道的纪录片《小人国》中,还有幼儿园和锡坤同班的另一个女孩儿一一的故事。小时候就喜欢独来独往的她,面对老师多交朋友的建议,她以“自己有权这样做”的说辞断然拒绝。反观一一的家长,他们并不焦虑,而是了解过后选择理解,而且十年之后,长大了的一一也交到了自己的朋友,变成既能安静思考又能享受热闹的独立女孩儿,其间对于一一父亲一直尊重孩子选择的交代很有意味。
尊重孩子,并给予空间,父亲确实对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起了很大作用。
目前,现有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中,追求“虎妈+猫爸”的配置,其实质是追求剧情的极致戏剧性。我们不否认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但创作不应浅尝辄止,在国民现象呈现中满足于现实复写是“偷懒”的表现。
现实题材源于现实没错,但更要有拔高一层的“主义”。
唯分数马首是瞻的“虎妈”人物应该转变了,以子女为单一驱动力的人物欲望也应变得多元,让标配的“和稀泥”老爹发出更多声音,成为引导剧情走向的重要力量。
教育题材剧的主角确实是父母,但也是活生生的中年人。我们不妨把生活中多维的焦灼还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