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113岁的中国电影迎来了一个华彩时刻——截至12月31日,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609.76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相比上年增长9.06%。其中,62.15%的票房由国产影片创造。
2019年初,沉浸在“600亿狂欢”中的中国电影却遭遇当头一击——2019年春节档,全国电影总票房规模为58.4亿元,较上年仅增长1.2%,远低于去年同期67%的增幅。
火与冰的强烈反差,投射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电影的黄金十年,是否就结束了?
5月30日-31日,在无锡举行的2019太湖影视文化产业投资峰会上,这个问号始终萦绕在参会的300多位行业专家和影视大咖的脑海中。在坦诚的交流和激烈的碰撞中,一个面向未来的共识渐渐清晰——回归内容本源,专注品质塑造,中国电影新的“黄金十年”就在眼前!
黄金十年,由外而内的蝶变
“以自己的力所能及为别人的健康做一点事。”近来,无锡一对“艾灸夫妻”因为乐善好施的性情和专业专注的技术,成了众人追捧的城市“网红”。许多人不知道,这对小夫妻原本开了一家小商品店,去年,因为到电影院看了一场《我不是药神》,于是决定开一家艾灸养生馆,用自己的技术为大众健康服务。
一部电影,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2018年,一批兼具内涵深度和娱乐观赏度的现实主义影视作品,改变了中国电影的固有印象,也用优良的品质赢得了观众的认可:《红海行动》春节档上映后一路逆袭,以36.5亿元票房登顶年度票房冠军;直面社会问题的《我不是药神》,点映阶段即口碑爆棚,最终票房超过30亿元;表现北漂青年艰辛奋斗的《后来的我们》票房超过13亿元;《一出好戏》通过船难表现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的对比,票房超过13亿元;《无名之辈》也凭借出色的品质获得近8亿元票房。
“好品质获得好口碑、赢得高票房,这是中国电影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博纳影业董事长于东看来,2018年国内电影票房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总量扩展的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十年的蝶变之旅。
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84.33亿元,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名。2008-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节节高升,开启“黄金十年”。
十年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拼盘”潮的流行,见证了“流量明星”的崛起,也曾以喜剧电影包打天下。但外在形式和包装上的种种热闹喧嚣,渐渐为观众所“厌弃”。电影最终回到内核,即内容本身的比拼上。
“2008年以来,除了票房迅速增长外,最大的变化是观众,他们对于电影品质的需求一直在成长。”曾出品了《西游》系列电影的星皓影业董事长王海峰发现,去年以来,一些投资者以为不会有票房的电影,票房却一直往上涨。不论是现实主义、寓言体,抑或是艺术探索型,越是具有思想内涵的深度,越是得到观众的认可。“我们的观众看的东西越来越多,开始知道什么是好的电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观众的成长,在互联网平台方面感受更深。爱奇艺副总裁李岩松介绍,爱奇艺从2010年开始做电影,国产电影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但内容质量越来越好。“2013年之前,爱奇艺最核心的会员收入是好莱坞电影,但是现在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国产新片,国产电影对新增和留存会员的拉动也越来越强。这说明,内容质量的提升同样是互联网用户需要的。”
业内人士认为,去年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出现的新一轮调整,既有国家对电影规范化发展的管理、要求,也有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身需要,是行业快速增长到一定规模后的必然经历。观众的成长,市场的变化,将推动中国电影从业者回归电影本身,精心打磨优质良品。著名演员、出品人高亚麟说:“今天,所有的IP、流量明星、票房保障都不再是万能钥匙。只有回到电影创作本身,专注于好的内容,真诚地去做戏,观众和市场才会认可你。”
让观众的心脏“怦怦”跳起来
2018年以来,中国电影进入到一个“大情绪”时代。
放眼国内,无论是主打爱情的《前任》《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还是反映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下生存图景的《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或者以牺牲为结局的《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等,这些影片均无法用一种模式、一种题材、一种类型去概括,但都不约而同地凭借强烈的情绪渲染实现了大卖特卖。
观照世界,年初的《老师·好》,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波西米亚狂想曲》,甚至黎巴嫩影片《何以为家》等,这些影片未必是哭片、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喜剧片,但总能抓住中国观众的内心,用“情怀”实现了在中国市场的票房高歌。
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固定的题材,与观众的“共情”,是这些卖座影片唯一的“共性”。社会的巨变、城镇的扩张、人员的流动,最终导致观众群体层次变得更加丰富。人们迫切地需要寻找一个渠道,释放生活、工作、学习和情感上的压力,在与他人的共鸣中,认识真正的自己。而更多“情绪”的产生,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让观众获得了更多的选择。他们需要更多能让心脏怦怦跳起来的电影。”在著名制片人刘瑞芳的眼里,一部成功的电影,除了要有新鲜的创意、专业的表达外,还必须体现一种无隔膜的“互换感”。“电影要真实地感受普通人所需要的,他们的生活、工作和交友习惯,从观众的情感需求角度出发打磨内容,真正走到他们心里去。”
人间事,最难在读心。现象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创作之时,正是所谓“流量明星”大火的时候,如何让一帮50后、60后的“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曾经让主创团队颇为苦恼。当一批老戏骨以忠于现实的表演实力登场,主创团队发现,不仅40、50、60后观众对电视剧着迷,70、80、90后的年轻观众同样也爱看。而恰恰是当初煞费苦心设计的流行“桥段”,年轻人却并不买账。
“过去十年,中国电影一直在研究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喜欢什么,从80后开始,到90后、95后,现在关注00后。但现实的发展告诉我们,与其迎合细分群体的差异,不如抓住所有人共同的初心。”知名编剧、制片人杨劲松认为,“大情绪”时代,每一个“爆款”都必定是“全民电影”。一部能够感动自己的电影,不仅能够感动同年代、同文化阶层的人,也能够感动其他有共同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人。这样的“共情”,没有年龄之分,无惧时代之隔。
从心出发,回归本源,是当下中国电影亟需补上的一块短板。业内人士认为,今天,我们需要《红海行动》《战狼2》和《流浪地球》这样的头部“情绪”大片,同样也欢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绿皮书》这样的分享类情绪影片。为不同观众提供更深度的观影体验,这样的电影才能真正地分享今天,影响未来。
IP横着玩,万亿级市场在招手
刚刚过去的“黄金十年”,也是影视娱乐生态巨变的十年。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与视频网站的崛起,让“IP”正以影视娱乐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成为优质内容的来源。
对于充满风险的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成熟的IP无疑是最佳避风港。在好莱坞,评价一个电影公司好不好或是否成熟,就看它是否做过续集,以及续集能否赚大钱。所谓续集,其实就是IP的二度开发或衍生。从哈利·波特到漫威宇宙,业内数据显示,盈利的“头部内容”80%来自IP改编或IP衍生,如何经营好手中的IP,实现内容品牌塑造是本次论坛各界专家的共识。
“如果说深耕一个IP,是依靠与时间做朋友,获得源源不断的收益,那么IP 是否可以联合在一起,做横向的玩法?”
在本届太湖影视投资论坛上由和乐悠悠文化、联合中金资本等企业打造的“电影+”燃梦计划就将IP的玩法由纵向的时间轴,变成了横向的“联合轴”。
和乐悠悠文化总裁赵欣是项目的操盘者,她解释说,“电影+”更多的是通过IP的横向联合打通衍生品环节,尝试各种各样电影+衍生的方式。
中金资本总裁单俊葆是最早从商业本质上来引导整个项目概念的。他举例说,在海外市场,电影盈利30%来自于票房,70%来自于后市场,国内正好反过来,甚至于90%来自于票房,10%来自于后电影。“所以我们一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在后电影特别是围绕电影IP或者是后电影的衍生开发,能够产生更多的价值,我觉得这方面大有可为。”
单俊葆以电影+新零售为例解释说,如果把电影主题、明星和店铺经营者融合在一起,结合百姓的生活体验区,原来的电影IP就孕育出“场景IP”,这就使得原本可能千亿级的票房市场,进化成一个万亿级的衍生市场。
为了“电影+”燃梦计划,赵欣坦言之前一直跟业内各大电影公司去找IP、谈版权二次场景开发,去跟演员明星谈合作,跟电视台和各平台谈综艺合作,企图把完整的一条产业链融合起来。
和乐悠悠首席董事、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夏陈安介绍说,燃梦计划第一步会用综艺的形态,真人秀的方式,来记录电影明星品牌和实体店,利用综艺把他们融合在一块。“其实落到最后就是要开若干的连锁店,但这不是普通的店,它是我们电影、综艺和多种艺术的结晶。”
如果IP的联合只是推动了电影后市场的发展,那么这种联合是否也可以反哺内容创作呢?
拾谷影业CEO、著名制片人荆建林是张一白导演的合伙人,从《匆匆那年》开始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再到《后来的我们》《来电狂响》,这些年一直兢兢业业在做内容。荆建林坦言,实体产业支撑会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给电影公司良好的经济支撑之后,再反哺到内容创作时,创作者就有时间、心不慌。
荆建林说,国内电影收入来源单一,票房占总收入的90%以上,如果“电影+”计划可以实现的话,如果你做出一个爆款,可能你的收入会延续好久,因为后面还有收入预期,所以前期就更容易吸引投资者来参与,“这无疑会反过来刺激制作方更专心、更精心地制作内容,因为他知道这在未来能带来更丰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