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特别推出了修复单元“镜寻东方”板块,除了《那山那人那狗》4K修复版,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4K高帧率(48帧)修复版、李少红导演的《血色清晨》4K修复版,也纷纷亮相。正是电影手艺人的精心修复,让经典作品得以在数字时代获得重生。

让老电影焕然一新

2009年,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在内地重映,取得了近4000万元的票房,掀起华语片的重映潮,也让“老片修复”走进观众视野。《泰坦尼克号》1997年在中国内地上映,收获了3.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2012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花费上千万美元,对该片进行修复和3D格式转制后重新上映,在中国内地的票房超过10亿元。

 

发现老影片的“剩余价值”后,很多老电影,如《侏罗纪公园》《2012》《一代宗师》《功夫》《倩女幽魂》等纷纷修复或转制后重新上映。甚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拍摄的一些经典老片,也都经修复后重进院线,比如1927年上映的默片《奋斗》、1947年上映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上、下)。不过,并非所有经过修复的老电影都能“梅开二度”。修复版《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上映后,观众就不买账,票房惨淡,只得匆匆下线。

被业界称为中国电影界的“库房”的中国电影资料馆保存有自1922年以来的3万多部中国电影,拷贝素材超过60万本。2007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全面启动“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在中国内地率先开始发现、收集、拯救、保存中国胶片电影的工作。

据中国电影资料馆事业发展部主任黎涛介绍,关于老电影的修复,他们有一个艺术专家组和一个技术专家组。艺术专家组首先依据“抢救为主,应用为辅”的原则,建立一个修复影片库,再由技术专家组对修复影片库中的影片进行修复技术上的审核,优先选择拍摄时间久远、胶片损毁严重的影片进行修。

修片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电影修复工作,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修复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还要在电影美学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一部老电影的修复,要经过影片素材整理、清洁、胶转数、画面修复、画面调色、修复、声画合成、修复质量鉴定等一系列过程,其繁杂程度不亚于制作一部新电影。同时,修复工作也存在着较高的技术难度,修复一部电影,一般需要几周到几个月,长的要半年之久,像《渔光曲》(1934年)的修复,用了近两年时间。

电视剧的修复更为复杂。老电视剧原始画质普遍较差,尤其人物的脸色显得偏黄偏暗。老电视剧中,也存在着大量由于存储问题导致的噪声、划痕。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即使编解码技术再好,也很难让老电视剧在播放时达到很好的观看效果。这就对电视剧修复中的去抖动、去划痕、去隔行、补充上下场、提升帧率等,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何既保证老剧的年代质感,又使其尽量清晰,成为电视剧修复必须解决的问题。

网络新力量正在崛起

要让海量的老旧影视作品,早日重新跟观众见面,并且呈现出高品质的画质,不能用老方法,而要找到更快速、更高效的修复方式。近年来,以爱奇艺、优酷、百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加入到老旧影视作品的修复中来,成为老片修复的新力量。

在今年北京电视节目春推会上,爱奇艺正式启动经典电视剧在线展播工程,对100部经典国产电视剧进行线上展播,并利用ZoomAI视频增强技术对《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红岩》《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经典影视作品,进行智能数字化修复。

ZoomAI是一套完整的视频增强解决方案,内部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负责一种或者几种画质增强的方向,比如超分辨率、去噪声、锐化、色彩增强等。每个模块由一个或者多个深度学习模型组成。老旧电影电视剧的手工修复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一部老电影,如果10个人一起进行手工修复,至少需要20天时间。而如果利用ZoomAI进行自动修复,可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修复效率,并且修复质量很高。

去年,优酷也启动了“经典影剧修复计划”。与传统修复方式相比,优酷对经典剧集的修复则利用了很多“黑科技”。比如,通过AI机器学习技术,投入少量的人力,就能批量完成去噪、去隔行、去色偏、去模糊、去划痕、去闪烁、去抖动、高帧率等一系列修复动作,大大提升了修复效率。

从电影修复到电视剧修复,从慢条斯理的手工修复到采用新技术后的快速修复,变化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对艺术的尊重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