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是被印度电影“包围”的一年。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有九部印度电影在中国上映,月底即将迎来第十部。这十部电影几乎均匀的分在了全年的各个时段。

在《摔跤吧!爸爸》拿到了年度排名第九的12.99亿票房的成绩后,国内公司终于发觉了此前并未好好发掘的金矿,纷纷引进印度电影。

但是,今年引进的十部电影中,却并不是每一部电影的引进都得到了理想的成绩。分析其中原因,或许还是共情的问题。

阿米尔汗的品牌效应

尽管刚刚提到的是共情,但提起印度电影如何突然被发掘果然还是要从阿米尔汗说起。他便是印度电影从此前长期被市场忽略,到突然爆发中的关键人物。

尽管“阿三哥”这种略带贬义的词语出现在文章里并不是很得体,但小编也要说,“阿三哥脑洞大开”“印度电影都要载歌载舞吗”基本概括了大众对过去印度电影的刻板印象。现在这种完全固执的偏见被许多优秀的电影洗掉,甚至有些时候用作调侃的中性词,但“载歌载舞”依旧是印度电影的关键词。

比如大多数年轻人最早接触的电影,《3 Idiots》,译名《三傻大闹宝莱坞》(后简称《三傻》)。

喜剧、讽刺、教育、阶级、梦想,几个词加起来就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第一次让许多中国人知道,印度电影不只有嘻嘻哈哈热热闹闹的歌舞。也让许多人认识了影片的主角,阿米尔汗。

对2008年后更加开放、年轻人更加追寻自由的中国年青一代,这部电影也是如此的鼓舞人心。也是因为如此,这部电影在豆瓣有88万人打出9.2的评分,全豆瓣排名第12,高于其在IMDB由28万人打出了8.4分的第88名。不过,本土上映两年后才在中国上映的它,尽管在当时破掉了之前的印度电影单片票房记录,却依旧没拿到什么超高的票房,仅有1398万,在2011年年度电影票房排名中排行第101位。

随着时间推移,《三傻》越来越被捧上神坛,阿米尔汗也被更多人认识,但其中多数是通过网络电影资源。同时,人们的正版意识也越来越强。最后,这种强变成了一种补偿心理。

这种补偿心理在2015年5月《我的个神啊》上映时还并不是很明显,不过能在与印度相比延迟五个月上映(这种时间差下无法避免盗版传播)且在5月这种非大热档期拿下1.18亿票房(年度票房排名第75名),也已经是质量与情怀共通发力的结果。

而在《大圣归来》自来水们的多刷带出一股风潮后,《美人鱼》“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营销手法后,这种打上“阿米尔汗”标签的补偿心理才真正发力。

2017年的《摔跤吧!爸爸》真正创造了印度电影在中国的第一个奇迹。依旧是本土上映存在近半年的时间差,依旧是冷门档期,却拿到了12.99亿票房,当年第九。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好片子,里面包含了亲情、女权、阶级、运动精神,但从影片节奏的设置来讲,作为商业片也十分出色。

但即使是商业与艺术并存的内容,也并非每一部都能爆发。

而也正是《摔跤吧!爸爸》的成功,让印度电影一部又一部的被引进。今年的十部印度电影,以他为开头,也以他为结尾

今年,《神秘巨星》的引进速度相比以往已经快的多,档期也比往常更好,接近新年,阿米尔汗再次在中国拿下了7.47亿的票房。

这一次,他的新作《印度暴徒》被安排决战新年档期,也是引进公司对其票房号召力的信心。

他的成功当然是与阿米尔汗的眼光、演技、敬业精神相结合的。尽管在分析时,小编将《摔跤吧!爸爸》与其他影片的成功与补偿心理想联结。但其以上影片没有一部低于豆瓣7.5分的水准,是其实力所在。

阿米尔汗的名字,比起其原本的演员身份,在中国观众心中更是印度电影中精品的符号。这种符号的品牌效应,是其他印度电影比不上的优势,也是其他印度电影努力想要给自己印上的标志。

相似社会现象中的共情效应

印度与中国,某种意义上是非常相似的国家。国土庞大,人口密集,经济发展速度快……我国先走了一步,对基础建设、教育、医疗十分重视,相比而言更加发达,思想也不像印度受种姓制度的严重影响(尽管从法律上已经取消,但依旧十分严重)而更加自由,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与他们往往拥有相似的困境,只是他们的困境更加尖锐。

今年已经上映的九部电影中,有四部破亿。

  • 《神秘巨星》的主角是受父权压迫难以追梦的主角在亲人、朋友的帮助下得以追梦的故事。

  •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小萝莉则是差点被拐卖,是宗教与她的不同的猴神大叔把他送回家。

  • 《起跑线》的起跑线,正是“父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是对孩子教育的焦虑与疑惑。

  • 《嗝嗝老师》是身有残疾的老师与出身贫民窟、沾染着恶习的学生的共同进步。

以上四部电影,都在某种意义上与中国的国情相似、关注点接近。

你会愿意去看一部打破压迫而成功追梦的故事。《神秘巨星》的符号很女权,但是除了女权之外,安在中国,也依旧无法否认家庭暴力与父权压迫依旧存在。家暴相关的法律与社会舆论依旧没有进步,而传统美德中对父母的孝顺被“有心人”扭曲为无条件的顺从。

而中国对儿童拐卖的焦虑从未消失。对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种种讨论,对《亲爱的》《找到你》的争论,在看到护送小孩回家的猴神大叔时,人们还是放出了更大的善意。

而无论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还是只有靠读书才能跨越的对阶级固化的焦虑,对于教育方面的问题,中国家长一直非常重视。《起跑线》反应的最明显,《嗝嗝老师》相对弱一些,但其中更明显的是对底层出身的孩子们的关注。

而其他五部已播或在播的电影,就不太符合共情的结论了。

其实,《巴霍巴利王2:终结》在本土和全球的票房都是非常不错的。其前作就获得110亿卢比(约10.5亿人民币)的全球票房,而一作在中国上映之前更是获得全球总计212亿卢比(约20亿人民币)的票房,超过《摔跤吧!爸爸》。其中本土票房132亿,海外票房80亿(约1.1亿美元)。但即使将其失败归于档期差、无宣传,中国7683.6万人民币的票房对比其辉煌的成绩也显得十分惨淡。

这种失败可以归结于中国对其原型《摩柯婆罗多》的不熟悉,但也可以归结于对其特效电影的不热衷。在非共情的语境下,印度电影的牌失效了。

某种意义上,《厕所英雄》的9460.8万票房,和目前正在上映的《印度合伙人》(原临时译名《护垫侠》更贴切其内容)也是如此。目前的印度合伙人放映三天,票房仅三千万,有预测票房将会以6615w收场。

这两部电影是精彩的电影吗?是的。他反应印度社会现状和女性权益吗?是的。但是,中国距离这种基本的权益缺乏,已经过去了至少三十年,无论是私人厕所还是卫生巾。其实80年代之前的中国,女性也是缺少卫生巾的,但这种曾经的困境很难对标现在的观影人群。尽管“护垫侠”所做的努力在几年前传到中国后便被热议,却终究难以获得共鸣。

最后的《苏丹》和《老爸102岁》,从本质来讲也不是什么反应社会权益的片子。前一部《苏丹》在国内宣传时,确实打着宣传女性权益的皮,但实际上只能称为一部爱情电影或奋斗故事。后一部电影,是家庭喜剧,但说真的宣传做的很差……加上口碑并没有逆天到足以让大家为其自发宣传,两部电影都只有3000万出头的票房。

今年是印度电影在中国的大年,也确实有数部优秀的印度电影在国内上映。但最受欢迎的,确实是能与中国社会现状呼应、能与中国人共情的片子。

从这样的角度看,阿米尔汗决战新年档的动作片《印度暴徒》也有些危险。有消息透露,会在明年五月引进的印度最高成本(9000万美元)的电影《宝莱坞机器人之恋2》,也会面临和《巴霍巴利王》的窘境,更别说五月还会和《复仇者联盟》撞档期了。

现在已经是2018的最后一月,年度票房的排名基本上已经确定,不会有太多变动。其中有许多充满了动作、特效的大片,但穿插其中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从反应现实的《我不是药神》,充斥着传承精神与感动的《无问西东》,再到小人物逆袭的《无名之辈》都是让人有共情之感的内容。

印度电影中对我国电影市场成功的输出,都使用了两国共通的社会问题做题材,再用鲜明的人物讲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无论最后的载体是什么样的,都在对社会问题的探讨的同时,传达出令人动容的人际情感。

在更加“印度”的影片上,印度电影的宣传依旧不顺利。但这种“共情”的思路,值得我国电影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