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有《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的横空出世,下半年有《奇葩说5》《吐槽大会4》的激情回归,中间还有《这!就是》系列的倾情相伴,2018年优爱腾在网络综艺市场上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

但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许多节目也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各种问题。身陷纠纷、惨遭下架者不在少数。寒冬之下,片方和平台的生存压力都很大,如何能够在保障价值导向的情况下,追求更大的市场效益已经成为了业界最关心的焦点。

作为《火星情报局》的制作人,银河酷娱创始人CEO李炜对此深有体会。由于内容问题,《火星情报局3》曾被下架调整,“我们在制作中经历过一些挫折。在《火星情报局》第四季的时候,为了能让节目既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又符合我们年轻观众的观看习惯,我们进行了非常痛苦的升级。”李炜介绍,这个升级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我们尝试用喜剧脱口秀的方式来做一些科普,慢慢的我解决了价值观问题。我们在《火星》第四季的每一期,都会联合20多位科学家,一起就我们的选题,我们话题,先进行整体价值观上的确定,再进行演绎。我个人感觉我们需要一次整合升级,不再去以点击率为衡量一切的标准。然后就是整个团队在价值观上的升级,如果你的创作团队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它的内容也一定会有问题。”

但保障节目顺利播出还只是过了及格线,如何能够在确保价值观导向的同时,获取更多观众才是更上一层楼。而这则需要创作者对于整个市场更深层次的认识。

作为一档体育竞技类的综艺,《这!就是灌篮》不但吸引了足够的男性观众,还圈定了大量的女性粉丝,“篮球用户男性比例达到80%,但实际上泛体育人群男女比例是比较平衡的,男性比例略高一点。”深圳日月星光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易骅在说起创作初始阶段时提到了观众构成,“之前我们认为虎扑是直男的阵地,他对综艺是是持否定态度的。但在做这个内容的时候,我们特别关注这个人群的点评,最后发现当我们足够认真的时候,他们会很自然的加入到我们的讨论。比如说我们有一个选手,他在节目里面出现两分钟,可是他在虎扑却产生上十万的讨论。”

对于这种“不合常理”的现象,易骅认为“这就是圈层的力量”,“后来我们把观众请到现场,让他们选你们觉得哪个选手是能够打到最后的,他们参加了我们的节目以后,回到互联网端又产生了大量的内容”。

易骅也分享了自己在做网综过程中的心得,“这两年在互联网端,其实内容好坏不在于你是不是大众化的,也不在于你是不是表达的足够清晰,而在于你一定要有用,不怕你深刻,不怕你专业,但是在这个节目里面你要足够对他有用。”

巨大的互动性是网络综艺比较与电视综艺的一个优势所在。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弹幕和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留下自己的“观看足迹”,而这些汇总到平台方和片方就变成了大数据。

“网综的数据来源是非常重要的”,灿星文化副总裁陆伟认为,“你要基于数据来判断你应该怎样获得这些用户的关注点。整个节目之中和上线之后我们不断的得到用户反馈,比如说哪些细节会被反复的回看。”

但陆伟同时强调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同样,数据也并不能全信,“有一些片段大家都快进,你要判断这个快进的内容是否真的应该舍弃。有一些坚决不能去掉,比如说当选手告别舞台的时候,留下了什么动人的瞬间,15%网友会快进,我认为这个应该被保留。”

内容越来越多,爆款越来越难,做高社会价值的爆款更是难上加难。“如何打造爆款?我想了很久,我的答案是‘我不知道’”。作为平台方,阿里文娱大优酷综艺监制中心总经理宋秉华的“答案”既让人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我们现在说爆款,有点像这个屋子里面有一个很奇怪的外星生物,我们每个人蒙着眼睛进来,然后大家摸。摸到什么我们就觉得这个怪兽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每个人都只摸到了这个怪兽的一部分,这就是内容的不确定性。只有大家一起坐下来聊一聊,我们把它拼起来就更接近怪兽的样子。”

网综爆款不易,可一旦出现佳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却一点也不比网剧小,“网综跟现实世界的连接能力是远远强过剧的。可以植入的广告更多,用户由于来到这个视频网站看了综艺之后,可能会有更多消费存在,所以综艺的带货量是远远高于剧的。”宋秉华继续谈到,”而且综艺是真人真事,所以对于人的教化能力是比剧更多的。综艺在传达价值观上也更有效率。”

但也正因为是真人真事,爆款综艺的责任也同样更大,“我之前思考过,为什么很多节目火了就会有很多问题。我觉得是因为大有大的难处,内容做得越大,思考的东西越多。”宋秉华直言不讳的说道“虽然我们能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但是我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