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具有鲜明指向性的受众群体,拥有清晰定位受众人群,了解观众需求与心声,在这基础之上通过提供优质的节目内容,再垂直的节目也能聚集一大批观众,甚至成为爆款。垂直类综艺成为综艺节目差异化竞争的一个着力点。可问题是,当同质化的垂直节目喷涌而出,会不会再度走上拼明星、拼卡司而轻内容、互抄袭之路?

如果说2017年以前垂直类综艺只是一种趋势,那么在2017年,垂直类综艺就成为了各个平台不断尝鲜试水的一大重要领域。

纵观2017年的节目播出情况,不难发现各平台在综艺方面的布局上均采取了坚守头部综艺的同时,加持垂直类综艺的布局策略,喜剧、音乐、美食、文化、科技、医疗、家装、亲子等多条产品线基本全覆盖。

大量同类垂直综艺涌入,造爆款难度加大

而在此分类下又不断细分,如嘻哈音乐类综艺「中国有嘻哈」的成功,犹如平地一声雷,将音乐类综艺推向了以音乐类型为不同划分标准进行探索的领域;文化类综艺则进一步纵深发展,实际上,不管是2015年优酷推出的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看理想系列包括梁文道读书类「一千零一夜」,还是腾讯视频推出的许知远「十三邀」等节目不可谓不是优质经典,但始终反响平平。

卫视平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国家宝藏」「向上吧!诗词」等节目的入局,将泛文化节目引入诗词、书信、收藏等无限细小的类别之中。

而进入2018年以来,垂直类综艺仿佛打开了最后一道闸门,如舞蹈类,2018年浙江卫视「新舞林大会」、北京卫视「舞力觉醒」第二季、东方卫视18年储备四档舞蹈类节目:「花样舞王争霸赛」「舞力全开」「星动舞台」「舞韵中华」,舞蹈下的街舞开始在综艺的舞台上正面火拼,爱奇艺2018年3月上线的「中国有嘻哈」原班人马打造的「热血街舞团」,优酷与灿星联合制作的「这!就是街舞」和已经开始录制的北京卫视「舞力觉醒」进入「打群架」局面。

表演类综艺从早几年的「一年级」「谢天谢地,你来啦」走入挑战顶尖演技的真人秀领域如「演员的诞生」,以台词和配音为切入点进行竞演的「声临其境」。科技类从「最强大脑」「我是未来」「加油!向未来」「未来架构师」「机智过人」一路走来,2018年将继续发力,湖南卫视「小子好样的」「我要上太空」「未来游戏」三档节目蓄势待发,东方卫视「智造将来」,北京卫视「中国AI创业者大会」,深圳卫视「战斗吧老铁」,安徽卫视「战斗吧机器人」等共七档节目将陆续上演。

垂直不等于小众,小切口撬动大流量

为什么大力发展垂直类类综艺?随着老牌头部综艺进入审美疲劳期,各个领域的垂直类综艺的大肆进场无疑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随着业界对分众市场空间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节目制作方将内容锁定在垂直细分领域以及小众文化上,这种深挖不同文化、不断创新革代的做法为行业在综艺节目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的正面作用毋庸置疑。

来疯综艺内容总监陆晓峰在接受采访时曾表露,“在网络整个大环境当中,节目品类非常的多,越细分、越垂直,成功率越高。”为什么越细分越容易成功呢?如今的综艺节目,除了超大投资规模的头部综艺以外,其他项目的制作体量都在逐渐缩小,但内容却在不断变得精良。

星驰传媒CEO朱化凯也在采访中曾提到,“以前拼明星、拼卡司,现在开始慢慢地开始拼内容,拼真正的执行和制作。”这个趋势也就意味着只有内容做得越好,成功几率才会越高,而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做细分垂直领域,相比较于头部综艺,更精准地聚焦受众群体,切中观众刚需,用户黏性更大,如此才有更大的变现空间和机会。

但垂直类综艺作为小众节目究竟有多大的市场?狭小的市场能否为行业带来营销利润上的丰厚报酬呢?《连线》杂志主编ChrisAnderson在2004年就曾提出过长尾理论,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这意味着当观众在面对无限的选择时,真正想要观看节目的渠道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垂直类综艺模式的崛起是必然趋势,而即使是无限垂直细分类型的综艺通过分布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观众的汇聚,垂直依旧垂直,但小众不再小众,冷门不再冷门。

可以说,垂直并不意味着面向小众,只是目标受众从全年龄层观众分散排布聚焦起来,垂直类拥有深入进去或扩张开来的潜力。《机智过人》节目监制沈军在接受传媒独家的采访时曾讲到,“何为大众?何为小众?谁来定义?收视率?点击率?广告营收?项目利润?其实所谓小众垂直类的定义本身就是不存在的,综艺节目本来就应该多种多样,为不同受众提供不同产品,应该说,市场上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所谓小众垂直类综艺是视频内容制造者、视频平台拥有者回归正常理性的表现。”

电视人关正文指出,“综艺天然就是大众的。当然这个‘大众的’大到多大,可能也不一样。比如《见字如面》,大家一开始都说这是小众题材,但是传播时候的受众量又比较大。所以不能说某个综艺题材是小众题材,它其实是满足了足够规模的观众的内心需要。”

垂直类综艺成为视频行业差异化竞争的一个着力点,面向具有鲜明指向性的受众群体,节目拥有清晰定位受众人群,了解观众需求与心声,而在这基础之上通过提供优质的节目内容,深耕于垂直类领域,再垂直的节目也能聚集一大批观众,甚至成为爆款,如《中国有嘻哈》。

当然,各方发力发展垂直类综艺除了对市场动态的敏锐观察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政策的倒逼。2017年8月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特别指出鼓励上星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文化、科技、经济类节目。在政策的不断规制下,以往霸屏的头部综艺类型纷纷做出调整,也正是这样一个背景,使得文化、科技、经济等垂直领域的综艺节目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当然,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更为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以及高企的制作成本。

《中国有嘻哈》对外宣称投资近2.5亿,这也是制片人陈伟所提倡的「最大的资源砸在一个最精准的小切口上,才能产生一次爆破。」而在爱奇艺iJOY悦享会上,首席内容官王晓晖透露爱奇艺2018年的内容投入将超过100亿元,这还不包括爱奇艺内部资源倾斜等投入。

策倒逼之下应声而起的垂直类综艺会不会再度走上拼明星、拼卡司而轻内容、互抄袭之路?未来可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