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岗位技能练兵竞赛决赛现场
纵览国际风云 讲好中国故事
——第二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岗位技能练兵竞赛侧记
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孙菁文
前不久,第二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岗位技能练兵竞赛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行。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12名驻外记者从70多名初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进行最后角逐。比赛现场,选手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结合亲身岗位工作经历,对自己的采访故事进行现场演讲和答题。
“我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决赛现场向您报道。”当12名驻外记者接力讲述2017年自己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时,观众的心仿佛跟着他们,来到一个个令人记忆犹新的海外新闻现场。“向中国报道世界、向世界报道中国、向世界报道世界”,这是驻外记者的光荣使命。在这场比赛中,观众既能看到中国驻外记者到达现场、准确表达现场的专业能力,也能看到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下,他们与国际媒体同行竞争合作时的状态。
向中国观众呈现世界新闻
进入本次决赛的12名记者,常驻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在商业繁华的纽约、人文气息浓厚的巴黎,还是在条件恶劣的非洲、硝烟弥漫的中东,每一位驻外记者都为了我国的国际新闻事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驻外记者肩负着更多塑造中国正面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表达中国价值观的使命与担当。正是为了完成这份国家与人民寄托在他们身上的使命,他们在面临困难时才会比别人更有勇气,第一时间亲临现场,做出最及时的优质报道,向中国报道世界,向世界讲述中国。
中央电视台驻俄罗斯圣彼得堡站的记者徐鸿波讲述了他的故事。2017年4月3日圣彼得堡地铁爆炸发生后,他不顾危险,火速赶往事发地。作为第一个到场的外国媒体记者,他用手机进行实况直播,让国内观众第一时间获取到了重要的资讯。徐鸿波说:“及时到达现场是驻外记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当事件发生时,要亲临现场以获得一手资料,才能更真实地传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中央电视台驻韩国首尔站记者唐鑫谈道:“在中韩萨德危机爆发后,我多次前往萨德部署地现场进行采访。”他展示的视频,清晰地记录了韩国民众反对韩国军方部署萨德而引发的肢体冲突。为了捕获有效画面,再现整个冲突过程,唐鑫和团队同事从前一天下午5点一直蹲守到第二天上午9点,连续拍摄超过12小时才有了这段真实的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报道不仅需要热度,还需要有深度,这就要求一线驻外记者还得有真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驻英国首席记者敖丹娜,在驻英的三年里,参加了多次恐怖袭击、脱欧公投等重大事件的报道工作。敖丹娜说:“我更喜欢观察英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在新闻报道中,她通过讲述邻居英国女孩和英国小学老师的亲身经历,表现了很多英国人对公投的方式、公投的结果以及后来的脱欧谈判的强烈不满和反感。
驻外记者,是不少人羡慕的职业。然而,在第二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岗位技能练兵竞赛中,听完12名记者的故事,让人感慨,坐在前排看历史,体会的是不一样的大风大浪,收获的是盆满钵满的人生经历,但付出的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向世界观众讲述中国故事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也在逐步增强,中国需要在国际舆论场获得话语权,而世界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希望听到中国的声音。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一直是当下人们广泛讨论的热点话题。在这次比赛中,参赛者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他们在驻外记者岗位上,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如何让世界认识到一个真实、立体和朝气蓬勃的中国。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之前,中央电视台驻南美站的记者殷岳,在报道中巴贸易的一则新闻中,展示了巴西的咖啡工艺。与此同时,他也不放过通过国际新闻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机会。报道中,他向世界观众展示了中国消费者对咖啡品质的要求。殷岳说:“这则新闻是有意强化两国间的共同点,让巴西当地居民对遥远的中国感到亲近,从而产生感情。”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的记者张诚介绍:“在蒙内铁路特别报道中,我引用了肯尼亚电视台对火车司机的报道以及对肯尼亚专家学者的采访,通过传播对象国的政要、学者及老百姓的视角和表达去解读中国思想,从而提升节目的可看性、可信度和权威度。”
除了内容表述上要尽可能符合新闻接收国的思维方式,在国际传播中,为了让更多外国观众听到中国声音、读懂中国故事,在形式上也得遵循各个国家的媒体传播规律。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首席出镜记者、本次大赛第一名获得者王冠分享了他制作的“十九大原创新媒体短视频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是他自己参与采访、制作的原创短视频新闻作品,他用西方观众喜闻乐见的实例说明了何为要用内外有别的思路做国际传播,因为我们要“引导国际话语权”。
讲好中国故事,不只是唇齿间的事,还需要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充分注重技巧以及讲故事的方式方法。事实上,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不了解中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尼日利亚站记者徐璟感慨说:“作为驻外记者,小语种的优势让我们与当地人民更亲近,用当地语言播报我们的新闻,或是同当地群众交流时介绍中国的发展情况、讲述中国的故事,就是在塑造一个正面积极的中国形象,发出中国声音。”
国际传播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的国际新闻报道已由过去的“转发外国报道”到“自主撰写报道”,由“向国内传播国际新闻”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由“陈述事实不发声”到“积极表明中国立场”,国际新闻报道能力获得了质的提高。但中国媒体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媒体的负面宣传,偏见难以短时间消除。因此,如何塑造一个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的声音传播得更远、更有力仍任重道远。
“随着全球化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国际传播能力对话语权的掌握越发重要,国际传播的媒介外交功能也愈加凸显。想要保证国家的战略政策顺利实施,不仅要依托国家硬实力,还要注重建立国家良好形象,赢得国际话语权。”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专业博士刘黎明告诉记者。
如何塑造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是一个值得所有驻外记者思考的问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德国站的记者阮佳闻分享了她的经历:“曾在法兰克福茶道的报道中,我借助当地人对茶文化的好奇以及他们的亲身体验,在报道中进一步阐释了中国茶的品种、风格和口味。同时,采访了德国汉学家,通过他的权威讲述,让许多德国人知道了中国茶与哲学的关系,以及同德国传统文化的共通点。”在阮佳闻看来,通过挖掘当地同中国密切联系的文化生活,来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国国际传播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间,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铸就未来的辉煌。在国际传播能力愈益重要的大环境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岗位技能练兵竞赛,不仅让更多人了解驻外记者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的故事,更让驻外记者们在竞赛中分享工作心得和工作经验,通过竞赛交流学习新闻传播业务,提高国际传播专业技能,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也展示了当代驻外记者的良好精神风貌,更好地履行“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在对本次大赛的点评中说:“驻外记者讲政治、有国家情怀,更有职业精神和理想追求,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