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兽》正在热映
拿到两座金马奖杯的国产片《老兽》正在热映,尽管目前累计票房只有161.6万元,但这样一部小成本独立影片,能被全国观众看到,已是艺术影片的胜利。《老兽》能大规模上映的背后,有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以下简称“艺联”)的努力。这个专门以推广发行艺术电影为己任的组织刚成立一年,就将《八月》《海边的曼彻斯特》等艺术片成功推向观众。面临排片少、片源不足的艺联,能否为艺术电影劈开荆棘之路?
发行方式多样
“闪映”“放一年”均可
“今天刚看完,数次眼眶湿润,真想不到能在电影院欣赏这部1932年的经典影片,更想不到这部85年前的电影表现力和镜头语言如此厉害。”9月17日,影迷bridge看完电影《奋斗》后,难掩激动,在艺联的公众号上写下这样一段留言。这是艺联在当天组织的一次“闪映”活动:全国78个城市的386块银幕,在同一天放映了这部1932年的中国经典默片。当全国4.9万块银幕都在放着同样的商业片时,能让观众在影院看到一部小众、偏艺术风格、甚至是数十年前的影片,这就是艺联正在做的事情。
艺联正式成立于2016年10月17日,是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牵头,联合国内主要电影院线、电影创作领军人物、网上售票平台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发起的长期放映艺术电影的社团组织。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已有全国145个城市433家影院的579个影厅加盟。预计到2018年春天,加盟银幕将达到1000块。
如何让中外艺术电影在影院与观众见面,艺联在这一年里尝试了不同的发行方式。艺联运营负责人英琦介绍,有的影片只通过艺联放映,在没有加盟艺联的影院里看不到,比如斩获两项奥斯卡大奖的《海边的曼彻斯特》;有的影片即使在全国院线上映,艺联也会参与辅助发行,确保更高的排片量,比如去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张艾嘉的新片《相爱相亲》。一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影片比如《甲方乙方》《一江春水向东流》会在艺联重映;有些艺术片第一次上映时可能票房不好,在艺联也能获得再次上映的机会,比如《钢的琴》;有的影片可能他们只放一天,比如《奋斗》;有的影片一直有观众想看,艺联就会考虑长线放映,比如忻钰坤的《心迷宫》,断断续续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放了一年多还有很多观众来看。
作为第一批加入艺联的院线,卢米埃影业旗下的全国35家影院中,现在有二十多家是艺联的加盟影厅。一部艺术影片的上映,首先要由艺联给院线、影院提供片源,双方就排片、分账达成共识,然后才能推进下一步的宣传和实际放映。“我们算是跟艺联合作非常密切的影院,我们先内部开会讨论能放哪些片子、在哪些影院、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排片。”卢米埃影业高级经理王冠说,像北京的芳草地店,所在商场充满艺术气息,深圳的汇港影城店位于文创产业集聚的蛇口,这些影院能吸引更多看艺术影片的观众,更符合艺联的定位。
今年8月25日上映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完全由艺联负责推广,最终拿下818万元票房,这一数字尽管只是那些商业大片的零头,但对于这样一部小众艺术片来说已足够令人欣喜,而且,该片的国内票房在全亚洲排名第一。王冠透露,该片出品方环球影业对此非常满意,并由此开始重视艺术片在中国的市场。艺联推出的“意大利辉煌艺术”主题影展,尽管只在全国20家影厅展映半个月,但几乎场场爆满,还有不少观众要求买“过道票”“站票”。
放映片源有限
“有时票房很差很差”
尽管有观众的热情,但排片量上不去、片源少,仍然困扰着艺联。
“每家影院固定一个影厅作为艺术影厅,保证每天至少放映4场艺术电影(其中1场为黄金场放映)。”这是艺联成立时对加盟影院的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许多影院根本达不到这一要求。保利院线发言人刘建锋直言,艺联只是一个联盟性质的组织,比较松散,对加盟影院的排片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具体排多少场、怎么排,还是影院根据自身情况来定。他表示:“实施起来困难太多了。影院以商业利益为主宰,观众又没有完全形成分层级的观影习惯,一部《变形金刚》有40%的上座率,《海边的曼彻斯特》只有4%的上座率,算算账就能理解,为什么艺术片拿不到排片。”
英琦也坦言,所谓“每周4场艺术电影”目前还是一个未来规划,需要用两到三年时间培养艺术电影的放映环境。艺联目前正在对完成排片的影院给予奖励,达到、甚至超过承诺场次和放映时间,或者上座率高、宣传活动做得好的,都可能得到奖励。不过,奖金数额并不大,更多是出于一种鼓励。
缺乏足够吸引市场的片源,则是制约艺联发展的另一大隐患。在艺联推广的这些影片中,只有《八月》《海边的曼彻斯特》《老兽》是刚出炉的新片,其他影片要不就是已经上映过的,网络资源一大堆;要不就是几十年前的黑白老电影,受众面极为狭窄。卢米埃影业业务副总监谢超说,这些老电影的票房“很差很差”“基本没人买票”,“一九三几年的片子,谁会去看?老年人不会自己花钱去,年轻人也不会带父母去。我们本着契约精神还是会给排片,但好多空场,放了三四天后没产出,就不排了,艺联也知道。”
目前尚处亏损
坚信文艺片会爆发
或许,要想让艺术电影被更多人看到,是一个从源头到末端都亟须做出选择的过程。
对于艺术片片方而言,是选择走普通的院线发行渠道,从商业大片嘴里抢一点儿排片,还是选择艺联,精准找艺术片受众?“走院线的好处是,市场盘子大,全国两千多家影院,即使排片没优势,总量还是很可观的;走艺联,目前只有400多家影院,这些影院有更青睐艺术电影的受众。院线发行的投入高,相比之下,走艺联只用维护好这400多家影院就行。”刘建锋说。
向片方争取到更多好片源,也是艺联未来的着力点。在英琦看来,这反而是艺联的独有优势:“现在很多艺术影片的问题不是怎么发行,而是拍完后根本上映不了。艺联至少给他们一个机会,可以让导演拍出来的作品被观众看到。”他说,对一些好的艺术影片,艺联会自掏腰包帮助发行。目前,艺联处于亏损状态,艺联负责人、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深知“艺联三年之内可能都不会盈利”。英琦说,支撑他们做下去的信念是——文艺片迟早会爆发。
对影院和院线而言,是否放映艺术影片则极有可能决定影院未来的发展思路。根据王冠的概括,卢米埃影业一直致力于推广艺术影片,一是经过计算投入产出比后,他们可以维持收支平衡;二是为市场培养艺术片受众;三是树立影院的品牌形象。未来,中国有可能形成像美国一样的、艺术院线与商业院线泾渭分明的电影市场。到那时,经常放艺术影片、甚至只放艺术影片的影院,就能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影发行人说,目前国内影院还在快速建设中,没有稳定下来,艺术片的创作也远未达到足够多、足够好的水平。“院线和影院没有培养观众的责任,他们得先吃饱饭、活下去,下一步才能去讨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