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要有“用户思维”(漫画/徐鹏飞)


仅表示我们的“友好”还不够,满足海外用户日常生活需求,使之形成发自内心的满足感,才是文化走出去实现民心相通的关键要素。

“一带一路”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正面临全新机遇和挑战。过去几十年,在世界各地开拓合作的中国外交官、企业家、留学生、文化教育科研工作者乃至游客,普遍都会采用“朋友思维”对待外国友人,即在互相信任理解基础上开展务实、互利、有人情味的合作,这成为中国文化在全球实现广泛传播的极佳名片。然而,中国文化如果要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大空间,还需要将“朋友思维”进一步升级为“用户思维”。

从历史上看,中国曾处于文化强势地位,彼时我们面对海外受众,抱持“化成天下”的“老师思维”。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我们又经历了较长时间虚心学习外国文化的“学生思维”。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交往日益繁密,以更加平等的、平常心的“朋友思维”在海外开展文化交流的做法渐成日常。例如,中国每年在海外举办文化节庆、艺术活动,不断开拓文化机构、机制、平台、渠道,与各国民众分享中国语言、文化、故事和产品。一大批中国优秀作品正走进海外市场并获得好评,成为各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关注的新焦点。

然而是否有了“朋友思维”,中国文化就一定能在世界上取得应有地位和影响力呢?并不尽然。在交流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怀着极大善意和努力准备的“文化礼物”,在海外还是会遇到很多实际挑战:出口译介的书籍,有时因为内容艰深、缺乏针对性而难以推广,涉及法律、历史等“硬内容”的作品,销售成绩仍难匹敌当地原有的片面扭曲之作;出口电影、电视剧以及合拍影视作品,有时因为营销策划不够甚至译配不准确无法大热;丰富多彩的演出展览,有时因为背景陌生、缺乏艺术理论支撑、传播渠道不畅难以影响到主流评论界;送出的非遗、文创和土特产,又常常因为视觉设计不新颖、技术品质不到位、知识介绍不完整而成为“土气”的象征。简而言之,对文化传播来说,仅仅有“朋友思维”,满足于在小圈子、老用户、老好人里找知音并不足够,还须有面向更广社会、科学管理生产的“用户思维”,努力走近更为挑剔的年轻用户、时尚用户,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可以形成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影响力。

“用户思维”,指的是一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让用户在产品或服务使用过程中更好实现个人价值的思维方式,这也是当代社会中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倒转”的重要标志。“用户的成功才是产品的成功”,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除了要让人感受到善意之外,还必须从“非刚需”走向“刚需”。为此,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需要尊重现实规律,以用户个人需求和个人成长为中心,使用户体验后真正有所知、有所乐、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获,从而有所恋、有所敬。只有以用户为根本,在服务中让用户愉悦地实现知识、认同、情感或价值的提升,产品才能成为其生活一部分。换言之,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并非只要我们表示出“友好”就够了,还要针对海外民众日常生活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战胜同类“竞品”,这才是文化走出去实现民心相通的关键要素。

理解用户思维,要抛弃简单臆测和自我想象,跨越文化差异,深入海外用户实际生活进行研发。在多年文化积累熏陶下,不同国家地区用户,其语言、文化、习惯、年龄、职业、阶层、心态不同,期待也完全不同。例如,东亚地区对中国文化较为熟悉,其青年时尚爱好者喜欢不断接触新鲜亮丽的时尚文化;非洲地区处于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观众对于讲述个人奋斗、家庭伦理的影视剧更为期待;欧美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与技术创新活跃敏锐,深层思想交流需要保持足够的理性高度、学术严谨性和个性化尊重。在文学、出版、影视、动漫、游戏、体竞、艺术、展览、演出、设计、科教、旅游等各个领域,各国用户每天都在不断成长,市场不断细分,“竞品”也层出不穷。这就需要“走出去”机构不断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研发、译制、合作与传播,以专业高度精准邀请熟悉海外用户需求的高端人才参与策划设计,深耕细作、反复磨练。唯此才能推动更多内容在国内出新出彩、稳获市场,在海外扎根生长、蓬勃传播,从而让中国文化在国际交往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与自我创造,体现出更为丰富自由、海纳百川、善良友好且聪慧有趣的国民文化品格、社会文化氛围与国家文化气质,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更加主流、智慧、开放的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