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黑衣人3》“接地气”的字幕翻译引发争议到“译制腔”被写成段子在网络上流传。近些年,影视译制这一外片引进的特殊环节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但也因为了解不够,产生了不少误解。
译制片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有什么独特魅力?中国现阶段译制片的发展状况又是怎样的?在昨日(11月5日)举行的“影视译制艺术沙龙”上,迪士尼公司(中国公司)创作总监张云明、八一制片厂翻译贾秀琰、影评人周黎明、配音演员季冠霖和国际翻译研究专家伊夫·甘比尔等五位行业大咖齐聚,分享了译制工作的趣事、难事、复杂事,也探讨了当下译制片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翻译似临画 神似胜于形似
从民间字幕组到电视译制片,再到最高规格的院线电影,何为好的译制片?影视译制片的评价标准又是什么呢?曾翻译过《敦刻尔克》、《银河护卫队》、《饥饿游戏》等好莱坞大片的贾秀琰引用了著名翻译家傅雷的一句话“翻译似临画”,认为“好的翻译应该像临摹画作一样,追求的不在形似,而是神似。”影视翻译在准确之外,还要做到“行文流畅、用字丰富、色彩变化”,让受众获得与源语言观众同等的艺术享受。
配音演员季冠霖坦言,自己最喜欢的是“简练,信息精准,还带一点幽默的翻译,比如《疯狂动物城》里的兔子朱迪”,最怕的是台词拗口,“不像人说的话”,口型和剧本频率对不上,非常影响配音演员的情绪。
张云明则提出字幕版和配音版要区别对待,“字幕版本,除了精炼之外,要基本按照外语原意直译,尽量不要在文字上做文章。配音版则一定要打破这种东西,台词要写得有血有肉,不然演员自己配起来都会觉得没味道”。
“译制腔”是时代产物 质量是传播硬道理
一提到译制片,不少人首先联想到的是小时候电视机里传来的语调夸张的译制腔,“老伙计”等译制片专用语也常常成为网友吐槽的对象。尴尬、不真实成了许多年轻人拒绝配音版译制片的原因。
对此,周黎明表示,所谓“译制腔”是特定年代的特殊产物,也是由影片题材决定的,现在的配音风格早就有所不同,“译制腔是那个年代处理台词的方式,放在那个年代其实是对的,再比如《佐罗》本来就是不写实的,本来就是夸张的,放在那个年代、那个题材是合适的”。
曾兼任译制片导演、演员和创作总监的张云明从近30年的实践经历出发,认为艺术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重要的是要掌握分寸,“如果太过了,人们会觉得怎么这么假啊,不像生活中说的话,如果一点儿都没有,也不行...我们强调要根据原文的方向去表演,腔调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但要有艺术方面的加工。”
张云明同时坦言,观众对于部分配音版译制片的偏见不是毫无来由的,说到底还是自身没有做好。据他透露,迪士尼公司为了保证各个国家配音版的高质量,会有创作说明,前期试音,后期录音、混音审查等一系列规范流程,而这些恰恰是国内配音译制行业所欠缺的。
“只有以更加规范化和高要求的制作标准,以精雕细琢的艺术创作态度对待这项工作,让配音版发挥出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观众一定会喜欢上译制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原版”,张云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