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单片票房贡献巨大


更加健康的业界生态、更加满意的观众口碑,永远比单纯的数字更值得追求;而一旦达成了这些,数字上的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

10月16日,多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日,中国电影2017年总票房已经突破2016年全年总票房(457亿元)。乍看之下,这是个不错的消息,结合近年来的电影市场发展走势,也有许多可玩味之处。

近些年来,中国电影票房接连看涨,从2009年的60亿出头,到2016年的457亿,7年翻7倍有余,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大台阶地迈进。但是在2015年的440亿票房成绩之后,2016年仅以457亿、微涨4%的成绩“惊险”地保住涨势,让许多业内人士产生了“牛市将尽”的忧虑。

历史数据表明,2016年到12月中下旬才超2015年总票房,而2015年9月初即超2014年全年,最终2015年全年较2014年票房上涨了48.7%。而从2017年剩下的排片来看,进口片中还有《王牌特工2》《雷神3》《正义联盟》等IP大片;国产电影中,亦有袁和平携手徐克的《奇门遁甲》、成龙首部科幻片《机器之血》、网剧热门IP大电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等。由此推测,2017年总票房较2016年依旧留有可观的上涨空间。

虽然按照2017年最新出台的统计方法,网络购买电影票所产生的“服务费”从今年起也计入总票房,业界普遍认为会给票房带来10%左右的“账面上涨”,但即便如此,2017年全年总票房只要突破500亿——即在接下来约70天内收获40亿票房——便可以在去除“服务费”的前提下实现对2016年票房数据的超越。也就是说,账面上的超越已经完成,基于“任何统计方法”的超越也是大概率事件。

然而这份成绩单显然也有偶然性。譬如,《战狼2》以现象级的近60亿票房,单片票房贡献巨大。《战狼2》本身影片素质过硬,但其票房奇迹背后,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战狼2》的电影品质本身可以复制,但票房奇迹恐怕并不那么容易复制。靠着《战狼2》的票房贡献,2017年8月单月票房达73.63亿,为中国历史上最高单月票房,比2016年同比上涨达到了惊人的81.49%,如果把这个票房成绩称为“8月的奇迹”,倒不如说是“《战狼2》的奇迹”更为贴切。但如果明年没有出现《战狼2》这样的超大爆款,怎么办?

但另一部国产电影则可以引发我们另一层面的思考,这就是国庆档独领风骚的《羞羞的铁拳》。这部开心麻花团队出品的小成本喜剧,已经“不声不响”地获得了近19亿的票房成绩,虽然发行方只是谦虚地将其阐述为“打破国产2D电影票房纪录”,但实际上该片已经成为国内历史总票房第7名,而且突破《变形金刚4》的19.7亿、晋升国内“影史第6”也并非不可能。虽然不少观众认为《羞羞的铁拳》在笑点方面不如开心麻花的电影处女作《夏洛特烦恼》,而在深刻方面则不如前作、讽刺喜剧《驴得水》,但不得不说《羞羞的铁拳》获得成功正是有赖于前两部作品的积累:对内磨砺了团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喜剧电影工业体系”;对外打出了名号,使“开心麻花”成为了一个备受观众信赖和好评的喜剧品牌。可见,票房大作的出现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这个道理对于整个电影市场的发展来说,也说得通。

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依然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回顾近十年来电影市场的发展壮大,依赖的是积蓄多年的文化消费需求的依次“引爆”。而在观众依次“过完”憋了几年的“明星瘾”“大片瘾”“特效瘾”之后,新的需求又有待进一步的酝酿。虽然近两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在票房成绩上不再“狂飙突进”,但依旧能感觉到电影大环境的变化:“天价片酬”“流量明星”的淡出,电影宣传的主打牌从“明星主演”逐渐转变为“明星导演”,“拼命堆特效”失宠而小成本优秀故事片叫好叫座,“情怀营销”让位于“口碑营销”……种种转变背后,新的“市场势能”正在孕育。

在经过了“直线拉升”的票房疯涨之后,见识过“大风大浪”的中国电影市场理应对“票房”这件事,有一个更加成熟而淡定的态度。既然“不要做市场的奴隶”,也就不必患上“票房狂热症”或者“票房焦虑症”。

更加健康的业界生态、更加满意的观众口碑,永远比单纯的数字更值得追求;而一旦达成了这些,数字上的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