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票房超过56亿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2014年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这一诗句表达了党中央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的厚望。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我们回望过去的五年可以看到,中国的文艺事业,万紫千红,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则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己任,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中去。

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票房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电影产业在2016年底进入了平稳发展期,在理性中寻找着突破。依靠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国电影又焕发出勃勃生机。2017年8月以来,《战狼2》以56亿的前所未有的票房成绩再次引爆了中国电影市场,让主旋律题材成为了商业大片的主流。如今,中国电影又迎来了史上最强国庆档,可以说,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而这要归功于电影产业在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无惧进口片 中国电影越来越自信

中国电影自身的强大,使其对于进口片已经产生“抗体”。几年前,好莱坞电影的强势曾经让中国电影困惑和挣扎,但也激励了中国电影人拍出好的作品。如今,国产电影的质量越来越高,已经无惧于好莱坞。反之,好莱坞明星频频来中国进行电影宣传与互动,中国电影市场彰显出了高度的自信。

在蓬勃发展的态势中,《战狼2》以前所未有的超级大片体验,让华语电影朝着重工业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就想尝试点别人不敢做的东西”,凭着这股冲劲儿,吴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这部华语超级军事大片。

坦克砸坦克、坦克漂移、非洲街追车、水下搏斗,这些大场面的实拍过程,无不体现《战狼2》的国际化水准。开场6分钟长镜头、非洲街追车、坦克漂移、直升机坠落、军舰导弹发射等被提及最多的大场面戏,全部都是实拍。正如导演吴京所说:“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做到好莱坞式的流程化,但我们敢于尝试。只要镜头好看,都会义不容辞去做。”观众评价说:“吴京用《战狼2》告诉了所有人,国产军事题材也可以拍出大片”、“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进步,终于不必再仰望美国大片了”。

其实,《战狼2》也并不是“异军突起”,从2014年徐克的《智取威虎山》、2016年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开始,中国电影主旋律题材就在尝试与商业大片进行结合,而且非常成功。作为《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的出品方——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说:“好莱坞电影总能够有拯救人类的主题,中国的电影作品中也应有这种正义昂扬的精神。很多电影人一提主旋律就已经给自己划定了界限。其实在我理解,主旋律就是弘扬正气,这与商业毫不矛盾,反而应该成为商业大片的主流,具备高观赏度,可以与好莱坞的《拯救大兵瑞恩》《速度与激情》平起平坐”。

目前,中国电影主旋律与商业的融合也在促进行业创新,尝试更先进的电影拍摄手法。《战狼2》《湄公河行动》等作品的电影语言很现代,更贴合现在的年轻观众,这种语境关系会使电影变得更受大家的喜爱。而整个电影的制作班底也在得到锻炼,跨越重重险境,辗转多地取景拍摄,倾尽力气去拼,这都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创作经验。


《海边的曼彻斯特》成为联盟放映的第一部外片


催生艺术院线 中国电影尝试多元化发展

中国电影的发展也得益于院线的建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在6月举行的“金砖国家电影节中国电影日”上表示,截至目前,中国电影银幕数已超过4.5万块,超过美国和加拿大银幕数总和,中国已成为世界拥有银幕数最多的国家。

据悉,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以平均每年净增100亿元人民币的速度上升,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2016年中国电影总票房492.83亿元,城市影院观影人次13.72亿,以2012年为基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30.35%和30.99%。虽然2016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超过2015年,但票房增速却有所放缓,但从高速回归正常速度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随着中国电影创作的多元化,创作者和观众都开始呼吁电影艺术院线的建立,中国院线已经开始积极尝试具有针对性的细化分众策略。比如,2013年,由四条院线、十家影院组成的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联盟致力于通过主流院线放映的形式向市场推介小众艺术影片,为观众推介好电影,帮助新锐导演入市。2016年10月15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在长春正式启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牵头发起成立。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影厅,作为首批加盟影厅放映艺术电影,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艺术电影,每周至少保证10个黄金场次放映。8月25日,《海边的曼彻斯特》成为第一部该联盟上映的海外电影,影片在66个主要城市、180家影院、270块银幕专线放映。影片上映8天累计票房508万元。《海边的曼彻斯特》密钥有效期长达三个月,对于试水分线发行而言是个新的起点。


《电影产业促进法》于201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电影产业法助力中国电影发展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电影产业促进法》(以下简称“电影法”)于201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参与“电影法”制定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这部法律既涉及中国的本土电影保护又涉及全球贸易自由规则,既涉及产业的经济利益又涉及文化的社会效益,既涉及意识形态要求又涉及国家文化安全,既涉及国有企业又涉及民营企业,既涉及产业要放开又涉及产业应管好,涉及的利益方方面面,兼顾的边界林林总总。虽然整个立法过程历时很长,但作为文化领域的第一个行业法,仍然积累了值得总结的经验。

“电影法”呵护着中国电影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各个击破。例如,中国电影票房增长迅猛,可是幽灵场、偷票房、瞒漏票房的情况也屡禁不止,票房里充满水分一直为人诟病。“电影法”对此加重了相关处罚力度,尤其针对“偷票房”行为。

此外,被不少业内创作人诟病的审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影响了社会力量进入影业的积极性,而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的活力是电影产业改革的重要方向。“电影法”没有新增设行政审批项目,同时还取消了电影制片单位审批、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审批等行政审批的项目,还向省市一级下放了电影片审查等多项行政审批项目,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了防止各地审查管理和审查结果标准与尺度在把握上不一致,“电影法”在下放审批权限的同时规范了电影审查标准的制定和公开的程序。

在产业支撑上,“电影法”要求围绕电影核心业务开展各类活动,包括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维护、行业自律、电影评论等,鼓励创作、鼓励评论,大胆扶持、大力培养,为各级电影行政管理机构提供了明确的管理标准和约束机制。

“电影法”对演艺人员的社会责任也进行了强化,规定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德艺双馨,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且,还对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如罚款、吊销许可证、一定期限从业禁止等。

可以说,一些中国电影产业的疑难杂症在“电影法”的法律框架下,会逐渐得到解答。“电影法”也一定会在中国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转换过程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