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持续高速增长,艺恩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银幕数和影院数分别突破4万块和7500家,且仍有不断上涨之势;另一方面,截止2016年底,中国总观影人次超13.7亿,一线城市人均观影人次达3.3次,对比北美人均观影人次4.1次,我国总观影人次仍有较大上升空间,高速增长的影院和荧幕资源以及巨大的影院人流量让影院成为天然的营销战场。

三大广告类型全方位覆盖影院资源,候影空间广告不断升级备受品牌主青睐

目前,电影植入广告、影院映前广告和贴片广告、候影空间广告构成影院三大广告矩阵,植入广告依托影片质量和植入手法有效触达受众;映前广告和贴片广告均在影片播放前放映,投放上同样依附于影片内容,广告主根据影片内容来选择与广告受众较为贴合的观看群体;候影空间广告主要分布在影院候影空间的各类设施上,主要包括影院LED屏、售票机、影院墙体、立柱以及影院游戏区、食品售卖区、休闲娱乐区等各类设备,影院人流量和驻留时长是决定候影空间广告效果的主要因素。

候影空间是观众进入影院的第一广告场景,近年来随着影院的建设和升级,候影空间的娱乐属性和服务属性不断提升,广告投放场景与可投放品牌类型不断丰富,依靠精准的电影用户定位以及稳定的人流量,候影空间广告成为备受广告主青睐的又一影院广告投放类型。

候影空间广告多样可选择性强,运营商LED电子屏广告最受瞩目

候影空间广告根据运营方的不同可以分为影院广告和运营商广告,其中影院候影空间广告是根据影院自身空间和内部设计而定,广告投放位置的设置符合影院整体装修风格,媒体投放数量较少;运营商候影空间广告以观众行为路径为依据统一进行广告媒体资源投放,媒体投放数量相对较多,其中影院大厅、休息区等观众观影前后停留的热门区域为运营商设置广告投放媒体的热门区域。

根据候影空间媒体投放类型可以将候影空间广告分为传统静态广告和LED数码屏广告,艺恩调研数据显示,LED数码屏广告被近六成的观众偏爱,成为候影空间最受欢迎的广告形式,动静结合的多样化展示方式让其更加吸引眼球,而由运营商统一运营的LED屏也使其在网络化规模投放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据艺恩深访所得,国内头部影院候影空间广告运营商泰和传播在国内城市覆盖率和票房覆盖率分别可达33%和22%,并且品牌商在广告投放期间可进行实时监控,基本实现广告规模化智能投放。影院传统广告主要包括墙贴、地贴、海报、立牌等广告,以全天候静态展示为主要形式,在广告投放上主要依靠定期人工拆卸和更换,在影院进行大范围品牌推广的难度较大。

观众候影空间停留时间不断延长,品牌与电影联合营销效果最佳

目前观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遣的重要手段,调研显示超过七成观众每个月至少观影一次,观影人群在晚饭前后形成观影高潮,社交性和陪伴性显著,也暗示了候影空间的娱乐属性有较大的开发空间,随着影院娱乐休闲设施的不断丰富,观众候影时间有望进一步延长。被调研人群中77%观众会提前15分钟以上到达影院,六成观众在电影结束后选择继续在影院停留,其中多数观众在候影期间仍以了解影讯为主,另有三成以上观众乐于在影院接受除电影信息外的生活类信息,也反映了品牌宣传类广告在影院的宣传潜力有待挖掘。

候影空间广告有效到达率普遍较高,调研数据显示84%的观众在接受广告信息两三次曝光后可以对广告信息留下印象,并且绝大多数观众对广告分享呈积极态度,对于品牌商来说,选择最佳投放位置以及广告展示方式则可以进一步保障候影空间广告的触达率。观众在影院广告形式偏好上,相对于静态广告多数观众更倾向于关注动态广告,而广告的视觉冲击力、是否切合观众兴趣需求、是否提供促销活动成为观众偏爱某个广告的重要因素;另外,候影空间为观众观影前休闲场所,目标观众对电影元素的关注度极高,电影广告和促销活动是否与电影元素相关是提高广告关注度和曝光率的重要因素,品牌与电影联合营销或者品牌广告与电影广告轮播将大大提高广告触达率。

影院建设+规模化投放需求,候影空间广告有望晋升院线主流广告形式

目前看来,候影空间广告从本身的到达率、影院建设以及广告主投放需求三个层面上分别显示出乐观的成长前景。

首先,影院作为人们的集中观影地,候影场景为品牌主提供了众多面向观影人群进行精准投放的广告位,候影空间广告搭载电影内容以及观影场景凭借精准高效的到达率和观众的高接受意愿,候影空间广告将会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青睐;

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影院作为高端观影场所,无论是在装修风格还是娱乐休闲设施的建设上都会不断完善和升级,届时候影空间广告投放空间也会不断增长,候影空间广告投放类型也将更加丰富;

另外,随着候影空间广告位的增多,广告主的规模化投放需求将会更加显著,候影空间LED电子屏广告位有望成长为除了大银幕之外的主流广告屏,候影空间广告载体有望变得更加智能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