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东认为目前国内有情怀的年轻导演很多,但是缺少机会

中美电影工业高峰论坛日前在京举办,会后,著名电影人、电影学者周铁东接受了媒体采访,针对目前电影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发表了独特的见解。

票房滞涨:去泡沫化

关于目前大家关注的票房大盘增速放缓的问题,周铁东表示,“这是市场去泡沫化的必然结果。原来电影市场是虚胖,沉淀下来后,泡沫没有了,票房更趋于真实了。从受众层面上,观众越来越趋于理性,“杀马特”、“垃圾”观众支撑了粉丝电影的长大。现在观众成熟了,以前把猪食为美食的,现在慢慢接触到了别的东西,开始逃离了。之前票房超过的增幅,一部分是摆拍出来的。现在摆拍的越来越少了,观众也越来越不配合了,票房也就越来越趋于真实。如果原来是一个伪纪录片,现在就是一个真纪录片了。”

中国电影票房即将进入增长抛物线顶端  

美国电影市场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就趋于饱和了,每年只有5%的缓慢增长。严格说起来这个5%的增长不是增长,因为要考虑到通货膨胀和票价上涨的因素,几乎没有增长。中国目前的票房走势让人怀疑,中国市场是否已经进入了美国持续了十几年的那种停步不前的状态,周铁东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所处阶段与美国还有很大不同。他认为世界各地电影票房市场的增长都会呈现一个类似抛物线的模式,先缓慢增长,然后进入迅速增长的爬坡阶段,进入最高的顶峰后,会有漫长的近乎停滞的状态,然后开始缓慢下降。

他认为,美国就是已经进入了抛物线的顶峰,但却在顶峰呆了20多年了。“判断一个地区电影产业强劲与否,就看抛物线顶峰的陡峭程度。如果不强劲的话,抛物线在顶峰非常狭窄,呆的时间短;美国市场很强劲,所以可以在抛物线的峰顶待20年,不过现在已经到抛物线下跌的这一侧了。

现有银幕仅三分之二是有效银幕 5万块时标志产业成熟

中国电影现在还没有到抛物线的顶端,现在只是慢慢的到了向抛物线的峰顶爬,爬的比较辛苦。现在国内银幕数才4万多快,银幕数量达到5万块时,就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顶峰。

“根据我30多年行业经验判断,以中国的城市人口数,我们的观影人数,也只能支撑5万块,再多就是废的。严格说起来我们目前4万多块银幕中,有效银幕达到三分之二就不错了,其他都是垃圾银幕。所以现在这个4万多块银幕还是有水分的,有效银幕远没有到4万块,我所说的5万块也是有效银幕。我们这个产业,我们这个市场的体量只能支撑5万块有效荧幕。”

周铁东说的垃圾银幕是一些利用双系统、进行偷漏瞒报票房的银幕。“这种负面的银幕迟早被淘汰的,因为他们是产业的害群之马。

周铁东认为,未来的银幕增长还是在四五线城市,现在渠道只是下沉到了县城还没有到乡镇。未来乡镇也会有电影院。

走出去是伪概念 票房的溢出效应

周铁东认为,走出去是伪概念。国内市场饱和后,即达到抛物线顶点,自然会向外溢出,寻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美国之所以在全球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国内票房达到抛物线顶点,不得不在全球寻找新的增长点。比如好莱坞六大之一的环球,其海外票房已经是国内票房的2-3倍,没有海外票房无法存活。

但在市场达到饱和之前,走出去只是国家层面的诉求,企业和产业并无此诉求。例如,周铁东举例说,法国政府就投入巨大资金、人力、物力推动法国电影走出去,一年在全球各地举办500多个法国电影展,将法国电影倾销到全世界的电视台,免费播,甚至付费让对方播。

针对很多电影企业出海,跟海外公司合作,甚至收购海外公司的现象,周铁东表示,并不是国产电影的走出去,而是资本溢出和实体溢出。国内票房虽然还未达到顶峰,但是市场资本接近饱和。“成立跨部分公司,多是入股外国影片,资本溢出,但是内容溢出怎么溢出?所谓走出去不是这个走出去,内容层面溢出才是走出去。”   

烂片是集体无意识逆反 要让资本更有情怀

针对目前国产电影烂片频出的问题,周铁东认为这是创作者的集体无意识逆反。是在强烈的挤压之下形成的,“大家都不知道这是逆反,但是不知不觉走向的逆反的道路。”

“一切一切都是资本助推的,就是我所说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猪买单。原来各种票补,各种做假票房并不亏,哪怕补贴进去八个亿,他能从资本市场至少回来80个亿,他还是赚的。但是现在资本市场回报不那么好了,而且房地产市场跟着下行了。还有一个外汇汇率的因素,都在影响着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资本不再像无头苍蝇的时候,可能会趋于理性。一旦理性了,就可能更具情怀。那些烂片,就找不到投资了。”

“目前国内有情怀的年轻导演特别多,但是他们没有机会。本来我们人才稀缺,还呈现这种青黄不接的现象,但现在市场上活跃的导演反而不是他们,是主持人作家这些,这是侮辱观众智商。”

解决现有问题,首先,行业必须要规范,行业要自己争气。自己不争气就拱手相让。其次是结构性调整的问题,必须进行顶层、中层以及下层的结构设计,这是国家的事情,政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