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随着传统影视行业的内容渠道与互联网深入结合,网络大电影、网剧、网综、动漫等日益成为主流娱乐消费模式,而IP也成为互联网平台和影视剧内容制作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在昨日举行的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互联网+影视产业投资跨界峰会”上,业内大咖们围绕“互联网影视IP产业链的投资机会”进行探讨,畅谈今年IP开发的新趋势以及过程中所遭遇的瓶颈和难题。
趋势:更愿意为内容花钱了
去年,互联网影视产业内上下游内容与平台、圈内与跨界正在加速融合,传统影视业的热词“IP”自然也成为这一领域最受关注的概念。在阅文集团副总裁朱靖看来,相比2016年,今年国产动漫和网剧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产动画产量是去年的十几倍,网剧的制作也越来越精良,投资越来越高,制作水准往电视剧靠齐,现在很多电视圈的大咖和专业机构也都在介入网剧行业。”
从2013年开始投资内容领域的辰海资本合伙人陈悦天则表示,内容付费是今年最明显的趋势,消费者不再仅仅为高转化率的产品付费,也愿意为如音频、漫画这类原本只能以免费模式吸引流量的产品花钱,“像一些音频平台的付费收入已经超过了广告收入,而漫画可以通过内容收到钱,这在四五年前是无法想像的。”
他认为内容付费的重要性在于内容本身可以形成一个商业闭环而不再依赖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力量,“每一次开发IP在不同介质当中转化会有一定的损耗,并不能把整条产业链的资金和人才盘活,内容付费这个趋势是个很大的转变。”
难题:有些资本心态过急了
2016年IP改编的网络电影和网剧中既有如《老九门》《余罪》《最好的我们》这样的成功案例,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作品。IP究竟是不是互联网影视产业的万金油?几位嘉宾纷纷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朱靖直言,现在观众已经被教育得很成熟,即便是大IP,如果粗制滥造,用户也不会买账。在他看来,真正的IP应该自带流量和具有活跃度的粉丝,并且它的内容足够支持做长期全产业链开发。“像《变形金刚》就是大IP大制作,水准很好,拍了四部,每部基本都是十亿美元左右的票房。”
对于有些大IP在开发后最终并没有呈现出好作品的现象,互联网电影集团首席运营官范江浩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投资和制作环节上出了问题。“越来越多资本进来以后,很多公司在讲怎么去上市去盈利,怎么去放大一个盘子。比如我们在谈的一个项目,它已经有漫画基础了,我觉得可以先做三部网络大电影,这样试错成本低一些,有助于漫画的进一步影视化。但是对方公司反馈说,能不能先做十部出来,我可以带一半资金给你。有些资本的心态很急,过于讲究快速反应的能力了。”同时,他也指出制作时被资本裹挟也容易发生走形走样的情况,而制作团队本身对IP的热情也许能弥补这一点,“你要给观众看什么,自己要先认可自己,有足够的热爱才会投入足够的热情,把这个项目更好地呈现出来。”
身为投资人、调侃“自己每天都在背锅”的陈悦天则认为,内容行业创业者跟资本接触时要注意分辨判断,有一些长期在这个领域耕耘的资本对于产业的运转逻辑会比较熟悉,但也有一些资本还在学习之中。在他看来,IP、艺人、制作团队是保证一个内容产品能够做成的最基本生产要素,目前国内缺的正是优秀的制作团队和制作人才。“做一部热剧,开发剧本要一年,拍摄周期到电视台上放又要一年,如果没有好的团队,IP一定出不来。”
将来:线上走到线下很重要
网络大电影、网剧和网综的流行正在加快IP迭代的速度,这对于相关方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来钱快,但这种快消模式使得网络影视作品持续热度短,也很难进行后续开发。“一部网剧放完了,收益也不错,但快消以后大部分都没有影响力也没有价值了,大浪淘沙之后能够进一步开发周边产品、走到线下的IP非常少。”浙报中天基金总经理杨大勇说道。
在他眼里,IP能从线上走到线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也是判断IP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比如国外007是很难走下现场的,但像米老鼠和唐老鸭就可以走到乐园里。国内的话,比如说它是一只很喜庆的猪,就很难走到线下,这是下面乐园公司判断,但像饼干宝宝就能在乐园里开主题园区。从投资人的角度看,一个IP通过十年的积累,不停地在强势媒体上滚动播放,最终能够走进乐园,那它就是成功的,但那只喜庆的猪只能停留在电视上,停留在虚拟形象里,它的价值肯定要远远小于那块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