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医疗题材纪录片《人间世》《生门》


从2011年1月1日央视纪录频道开播至今,短短几年间,中国的纪录片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中国人印象中的纪录片等同于“宣传片”,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纪录片本身具有的独立性和艺术性;过去,中国纪录片行业的从业者对“商业”讳莫如深,更不用提产业观念,今天,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已经悄然形成……而眼下,就在全球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挑战的同时,纪录片行业也因载体的更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融媒体环境下,中国纪录片又将何去何从?

中国题材成国际纪录片行业宠儿
  
今年春节期间,英国BBC播出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展示了春节的风俗、美食和喜庆气氛,受到海外观众好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在海外受到关注,中外合拍纪录片也渐成潮流。去年,由中国、美国、英国联合摄制,陆川导演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在世界多国上映,美国影评网“烂番茄”给出83%新鲜度的试片评价,远超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
  
海外媒体平台对中国题材纪录片的态度也更加积极、开放,中国内容、中国面貌正在以纪录片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海外主流媒体平台的观众眼前。法国文化频道ARTE播出的《孔子》,由英国雄狮公司与央视科教频道联合制作,该片从历史、传记、学说与影响的多重视点讲述了孔子及其学说的故事;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播出的《秦始皇陵的惊天秘密》,由英国制作人修米·布兰坦与陈凯歌联合指导,利用现代遥感技术探测尚未发掘的秦始皇陵;澳大利亚Foxtel历史频道播出的《改变世界的战争》,由央视科教频道与澳大利亚野熊公司合作,力图让西方观众认识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制作与传播已经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成为常态。”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说。
  
伟大的时代应当产生伟大的作品。作为忠实记录和呈现时代脉络与历史走向的纪录片,这一使命则尤为重要。今年的北京电影节期间,法国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表示,他将把下一部纪录片的关注点放在中国。“这说明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纪录片拍摄的内容宝库,我们身在其中,有什么理由不去记录这个国家的巨大变化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说。
  
事实上,相对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历史人文类题材占据了中国纪录片市场的绝对主流而言,当下,聚焦当代社会现实的纪录片明显增多,纪录片从业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纪录片《航拍中国》一个月内就在央视连续播出3次,来自观众的好口碑和高收视率是推动重播的关键因素。此前,《超级工程》《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则更是从不同维度呈现出当代中国与历史和未来的贯通。另据了解,多个关注国家重大课题的纪录片也正在紧张拍摄中——透过两个村落的故事,展现中国当下的扶贫攻坚工作,一部新的纪录片即将在云南开拍;关注农村改革的暴风骤雨,纪录片《希望的田野拉林河畔》正在黑龙江拍摄……“今天的中国社会比世界任何国家都有更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就看纪录片人有没有眼光,有没有胸怀,有没有创作史诗的雄心。”高长力说。
  
我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目前整体向好
  
中国题材纪录片走红世界,一方面,固然得益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纪录片播出格局拓展,进而撬动纪录片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纪录片亮相国际舞台。
  
2017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显示,中国纪录片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专业纪录频道、卫视综合频道为主力,以新媒体为助力的基本格局,专业纪录频道组成了中国纪录片的主力军,但创建品牌尚需假以时日。
  
2011年1月1日,央视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作为中国第一个专业纪录频道,在它创建之时,国内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仍大多停留在“宣传片”的陈旧观念上,纪录片的市场拓展观念更是几乎为零,播出平台也少之又少。近几年来,随着相关管理政策的出台,各家卫视纪录片播出量日益增多,多家专业纪录频道也相继出现,由此培养了一大批纪录片观众,为纪录片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开拓出潜在市场。
  
数据显示,我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目前整体向好,2016年全产业投资34.7亿元,收入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2%。此外,2016年卫视频道和专业纪录频道播出纪录片时长总计77600小时,名列2016年国内纪录片电视播出平台传播效果前十名的作品中,有4个出于央视频道,1部出于江苏卫视。
  
但是,新的挑战也不断出现,其中,全世界电视媒体都在面临的新媒体挑战也成为纪录片发展的挑战和契机。
  
通过网络播出的纪录片在传播规律上是否与电视和大银幕播出的有所不同?答案是肯定的。据了解,2016年国内纪录片网络播出传播效果最佳的前两名皆为互联网公司出品的作品,第三名是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的《永远在路上》,第四名是电影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人间世》和《生门》两部医疗题材纪录片在网络传播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业内人士分析,网络平台传播的和电视、大银幕播出的纪录片在内容题材偏好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由于网络平台受众的年轻人更多,对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需求也就更大。“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自然科学类纪录片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张同道说。
  
提高传播效率是融媒体环境下的必修课
  
然而对于整个纪录片产业来说,仅仅做好内容是不够的,如何提高传播效率也是一门必修课。而去年以来新媒体付费用户的大幅增长,也给纪录片的传播带来了变革。
  
史蒂夫·伯恩斯是美国纪录片付费播出平台CuriosityStream.com的首席内容官,该平台每年都要制作和购买600小时纪录片节目。在他看来,中国纪录片行业对纪录片的关注点与国外同行很不一样,“过去几年,甚至直至今年,中国一些纪录片从业者都还在讨论纪录片的‘真实性’,但面对当前融媒体发展的环境,纪录片的盈利模式或许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现实问题。” 史蒂夫·伯恩斯说。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高度发展,传统媒体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既要在电视上播出,也要在新媒体平台播放,但两种播出平台的盈利模式却完全不同:在电视端的收益是由出品方与电视台的协议来实现,而在新媒体平台的收益则往往通过用户点击量来实现。
  
爱奇艺纪录片频道主编伍文锋将付费观看视为纪录片发展的必然势趋。他介绍,从去年开始,爱奇艺纪录频道将一些经典纪录片从免费观看转为付费观看,但这并没有导致用户流失,反而为频道开辟了新的收入渠道。“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把付费分成的模式扩展到纪录片上了,如果这种模式在商业合作上继续成功的话,将对整个纪录片行业带来很大推动。”
  
但新媒体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电视、大银幕等纪录片传统载体将必然式微。业内人士认为,恰恰是从电视到电影院大银幕,再到网络平台的整体构建,才能实现融媒体背景下纪录片播出格局的全产业链打造。
  
上海纪实频道2016年制作和播出的纪录片《本草中国》在内容和传播上都获得了成功,打造了当年电视纪录片的“爆款”。谈及该片的成功之道,频道总裁干超说:“在摄制《本草中国》前,我们曾做过调查,在电视端投放广告的行业,第一名就是药品类。这样的信息背后隐藏着很多机会。”为什么中国纪录片在电影院线取得成功的案例很少?但为什么上海纪录片节期间播放的100部纪录片电影出票率比电影故事片还高?干超认为,这给行业带来的提示在于策划本身的重要性和找准目标受众的重要性。“市场在哪里,谁才会成为为内容买单的客户。有了好的内容,针对目标用户,找准广告商,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打造出一款优质的纪录片产品。”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研究院院长赵树清认为,当前对纪录片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探讨必须置于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而作为行业旗舰的央视纪录频道应当扮演好“全媒体时代的聚合平台”这个关键角色,从内容、播出、渠道的分发到IP开发,都进行系统化和生态化的考量。此外,旗舰频道还应该成为一个孵化器,以充足的资金投入孵化团队、项目和人才,带领全行业打造全新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