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海报
从居高不下的收视率来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可谓成为了“最火反腐剧”。眼下,剧情已经演绎大半,我们不妨来盘点一下这部“最火反腐剧”引出的三大新现象。
一场争论 剧情是否厚此薄彼
《人民的名义》开播不久,即有声音指出,剧情为抬高检察官形象,矮化了公安,因为看起来检察官都是正面角色,警察角色则都是负面的。一篇传播甚广的文章这样写道:“请不要打着人民的名义来诋毁警察。”
很快,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似乎有了危机感,4月6日,“平安北京”发微博称:“《人民的名义》里警察的人物设定和所作所为,好像没有一个是正面的……”并“@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注: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官方微博),问“怎么办?”
事实上,此时剧情尚在发展中,《人民的名义》官方微信号也与“平安北京”友好互动,在感谢关注的同时,也透露出电视剧中并非没有正面的警察。“平安北京”进而也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至此,争论并未平息。“矮化警察”的言论甚至让原本不愿回应的《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也站出来说话。“不得不发声”,他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刻意拔高谁、贬低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人认为《人民的名义》剧情厚此薄彼的同时,亦有网友发文称,警界对《人民的名义》不必反应过度,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很多人物的设定往往是因为剧情需要。“如果每个行业都持一颗忌讳的玻璃心,反腐宣传将无法持续”。
不过,也有评论对于来自警察的批评表示理解——在现实中,警察执法往往面临压力和误解,“传统的主旋律影视剧在精神上可以慰藉警察群体,所以当《人民的名义》一反窠臼,表现出警察也有负面形象的时候,他们在情感上接受不了”。然而,话锋一转,“一个群体的形象,单靠一部剧也抹黑不了”。
一方面,类似上述评论中较为客观、理性的声音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剧情的进展让以公安局局长赵东来为代表的正面警察形象明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有关《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是否有“矮化警察”嫌疑的争论也逐渐平息。
前所罕见 观剧引发普法潮
以往在各大电视台播放的涉法题材电视剧并不鲜见,但像《人民的名义》这般引发了一场普法热潮的电视剧却并不多。
这或许与“神秘”的检察系统不无关系。
长期以来,因为工作内容的特殊性,检察工作不被许多普通观众所了解。从这个角度说,《人民的名义》较为系统、深入地展现了检察官的工作职能,因此也成为了观众了解检察工作的一扇窗。但观众如果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对于一些剧情仍旧难以看“透”。于是,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许多媒体、法律人纷纷加入到拆解剧情,为观众列举分析法律知识点的队伍中。
由于剧情与法律联系密切,这样的知识点,可谓不胜枚举。在《法制日报》微信公众号上,仅仅是前三集,就梳理出了与剧情一一对应的法律知识点,多达51个,包括反贪总局职能介绍、何谓搜查令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民的名义》中,光明区信访局低矮的窗口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后,现实里许多“蹲式窗口”也接连浮出水面。在舆论的压力下,其中一些窗口已经整改。
一些法律人为《人民的名义》编剧的专业点赞。比如,就剧中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很快判决山水集团胜诉这一情节,有法官撰文将相关法律规定一一道来,并指出编剧确实下了功夫。但也有人指出剧情存在一些法律漏洞。比如,有律师指出,剧中,检察官连夜突审犯罪嫌疑人、某大型国企负责人刘新建,有疲劳审讯之嫌。类似的批评声音引发了观众的思考。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部电视剧显现出如此强大的普法能量,让人们实在无法小觑优秀文艺作品的影响力。
忧耶乐耶 正剧被娱乐化解读
从题材、内容,包括一众“老戏骨”的演员阵容上看,《人民的名义》都可以说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正剧。但有意思的是,这部电视剧所吸引的观众中,不少都是十几二十多岁的年轻观众。
或许正是因为年轻观众群别具一格的解读方式,使得《人民的名义》增添了不少娱乐化的气息。
剧中人物李达康圈粉无数,被取了一个英文名“Darkcom”。就连他的双眼皮,也被网友贴上“欧式”标签大加调侃,更不用提用其剧照制作的一系列“表情包”了。剧中,李达康是追逐GDP的强势官员,网友便套用网络流行语说:“达康书记别低头,GDP会掉。”
一些年轻人中盛行的“腐文化”,也在给《人民的名义》“组CP”中体现出来:“沙李CP”(沙瑞金、李达康)、“海猴子CP”(陈海、侯亮平)等各种组合频出。有人形容为“以腐眼看待反腐剧”。
事实上,娱乐心态观剧已经并不新鲜了。在古装玄幻剧、都市偶像剧大行其道的今天,几乎每一部热播的电视剧都会引发娱乐化解读。但当一部寄托着观众厚望、反映社会现实的电视剧遭遇这般,还是让不少人感到担忧——如果满屏皆为戏言,还有多少人会关注电视剧所要传达出来的时代强音呢?
但另一部分观众认为,网上一片沸腾的娱乐化解读,并不会消解剧作的严肃性。
“年轻观众虽然只是从周边来消费这部电视剧,但捧场就是爱,如果电视剧传达的价值观与他们有隔阂,照样会被弃之一隅……追捧《人民的名义》,不排除是因为从这些角色身上,体会到了年轻力量参与公共事务的在场感。”一位影评人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