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腻了五毛特效的电视剧,受够了情节弱爆的大片,这几年综艺节目迎来了发展期。不过,面对迅猛向前的市场,综艺节目似乎还没准备好,只好仓促挖来能调动气氛的综艺咖,薛之谦、大张伟、宋小宝……几张脸在各个节目中跳来跳去,真是流水的综艺节目,铁打的明星脸。

据统计,歌手出身的薛之谦,靠着在微博上讲段子这一“特异功能”,频繁亮相于《中国新声代》《偶像就该酱婶》《加油美少女》《星球者联盟》《作战吧偶像》等节目,这还不算,《年代秀》《极限挑战》《拜托了冰箱》《我想和你唱》《端午金曲捞》等节目,也能看见他客串。有统计数字表明,薛之谦在这一年内已经上了30多档节目!跟薛之谦不相上下的是大张伟,目前仅湖南卫视他就有两档担任常驻嘉宾的节目,分别是《天天向上》和《夏日甜心》,加上刚播出的《说出我世界》《我想和你唱》《约吧大明星》《全员加速中》《偶像万万碎》等,等待他去露脸的节目也接近30档。

越来越热闹的综艺领域,催生了一个特定的职业叫“综艺咖”,他们活跃于各个综艺节目,赶着各色通告,承担着搞笑的职责。甭管节目怎么样,只要几位综艺咖凑一起,轮番讲个冷笑话,再做几个表情包,就足以魔性地触碰到观众的笑穴了。

存在即合理,在电视台看来,制作一档叫好又叫座的节目费心费力,既然观众对搞笑这件事有强烈需求,那何苦挖空心思弄笑点,直接把综艺咖拉过来走穴一番岂不更简单?于是,综艺咖成了抢手的“香饽饽”,甚至就被看作是综艺节目的“救命稻草”。不过物极必反,综艺咖频繁刷脸,让节目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雨露均沾”“我的天哪”“你神经病啊”等流行语,几乎成了节目标配,一个表情包可以玩一整年,一个段子讲几十遍,当综艺咖的搞笑成为套路,观众也只剩皮笑肉不笑了。

当一档节目只会用综艺咖来堆砌的时候,也就暴露了自身原创乏力的一面。与其把收视率完全押宝在刷脸的综艺咖身上,争夺明星、哄抢片酬,倒不如真正在内容和原创上下功夫。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这句话不仅是说给节目组听,也适合综艺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