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落后的GDP指标一样,我们目前对电影市场的衡量标准非常简单粗暴,唯总票房论。如最近筹码的一篇热文所述,“GDP是1934年提出的,这个指标主要为了工业和战争服务,数量是核心,它忽视了系统熵,忽视了外部性,也无法衡量新技术的进步,只热衷于量的堆砌。80年过去了,这一个指标依然在沿用,不可避免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等。”

总票房数字目前正在扮演跟跟GDP一样的角色。我们对总票房这一数字的看重也就是最近五六年,每年年底,关于总票房的数字总是媒体们最热衷的标题。2012-2015年,电影大盘保持年均30%的高速增长,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电影一派生机勃勃,分分钟就可以超过美国。很少有人扒开细节去看,这种高速增长背后,到底靠的是什么,结构是否合理。只是为了票房总量的增长而忽视结构,是无法长久的,市场已经开始给予负面反馈。

票房区间数量分布呈驼峰状 “双峰间”数量最稳定

从2012-2016年电影票房区间(500万以上)数量分布图来看,呈现明显的驼峰形。

1000万到3亿之间的电影数量最多,且近五年数量变化不大。数量最多的是两个峰顶,右峰最高,区间为1000-5000万,其次是左峰1亿到3亿。

头尾两端变化较大,图中变化最大的是500-1000万,从2015年开始,该区间电影数量暴增。其次是3-5亿及5-10亿区间,能看出近年来数量逐渐增加。

以3亿为界,大于3亿的电影数量近年来呈现线性增加趋势;小于3亿的电影数量跟年份增长没有正相关关系。

之所以会呈现这种规律,是因为,大于3亿的头部电影通常是质量相对有保障且市场反响较好的电影,这种电影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当时市场的票房潜力,因此其所处市场盘子越大,水涨船高,能获得的票房也就越高。反之,小于3亿的电影可能是在各方面存在“瑕疵”的电影,比如营销、卡司阵容、故事等,这种电影的票房成绩跟市场大盘容量相关不大。通俗点说,票房还没有好到需要拼人口红利,所以数量并不与大盘、也就是年份增长呈正相关。

这张图与上一张的区别是,是占比分布而非数量分布。但是……几条线混杂在一起,简直看不出什么变化趋势。唯一能清晰分辨的是,尾部高高翘起,500万以下电影的占比变化很大,2013年和2016年500万以下电影占比最高,2015年最低。

此外,3亿以上的电影,虽然数量最多的毫无疑问是2016年,但是占比最高的却是2015年。而1-3亿票房的电影,占比最高的居然是2013年。也就是说票房增长了,高票房电影的比例却降低了……

2016年新增电影多为炮灰

从这张条形图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历年来不同票房电影的数量分布。

从2016年开始,电影数量迅速增长,超过此前4年的增长速度。然而仔细看就会发现,电影增量基本都落在粉红色的区间内,砍掉一半粉红色条形,看起来跟2015年没有任何区别。

也就是说,2016年相对于2015年的票房增长主要来自于上映电影数量的增加,这还不算,这些增量的电影几乎对总票房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他们大多数是500万以下的炮灰电影。

此外,从2012到2016年,紫色块(1-3亿的电影),湖蓝色块(5000万-1亿的电影)和橙色块(1亿到3亿的电影)长度变化不大,这也就是刚才说的两驼峰的部分。而这几部分电影数量,作为中小体量的电影,恰恰是目前最需要加强的。

2014-2015年结构最优 2016年结构最差

从不同票房区间电影占比的这张条形图来看,2014-2015年结构相对最优,因为相比其他几年,500万以下票房电影占比最低,而1亿以上票房电影占比最高,以500万和1亿为界,可以近似三等分,证明两极分化小。

反观2016年,其票房区间分布结构居然还不如2012年。500万以下电影数量占了近一半,1亿以上票房电影占比跟2013持平,不过才20%,两极分化越加严重。

综上可见,电影上映数量虽然连年不断增长,但是结构并没有明显优化,反而更加失衡,这或许是目前电影市场存在问题的一个表征。减少挤占资源的炮灰电影数量,增强票房中段电影力量,同时发力精品,才有可能提高市场效率,使总票房获得良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