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虽然再次跌入负增长,但是春节档的增长表现,以及春节后进口片连破10亿甚至还有打破纪录的好消息都似乎给了市场一个积极的信号——冬天是不是快要结束了?

接下来,壹娱观察将分析2014—2017四年春节档及节后的三个自然周(下文简称“节后三周”)的票房表现。

1、节后三周票房同比增幅三年来首次高于春节档同比增幅,谨慎乐观

通常来说,春节档会是全年最热的档期,而在春节档后通常会有一个市场低谷期,在这两个不同的周期里的同比增速以及其他数据表现,是能够给予市场判断全年前景一些依据的。

几乎所有的行业人士都在关切两个问题,2017年的市场温度是否正在回暖,2017年会是中国电影市场重拾两位数增长的大年吗?

 

2014—2017 春节档及节后三周票房统计


从数据变化中,可以看出2014年—2016年春节档和节后三周票房,都有着连续的高速增长。在2016年,春节档、节后三周票房同比2015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82.9%和73.10%。

这一迅猛的势头在2017年被打断,春节档和节后票房增长率分别跌至3.2%、7.4%。如果去除自2017年开始计入票价的10%左右的服务费,增幅还将进一步缩窄。

不过,纵使如此,相比2016年自一季度之后,各大档期同比10%左右的跌幅,这一微弱增量已是一种反弹。

相比于2017年春节档的同比增速3.2%,2017年节后三周7.4%的同比增速要稍好看一些,而且是最近三年来第一次节后三周同比增幅高于春节档同比增幅。

2、节后三周单银幕票房产出同比跌幅较春节档缩窄,乍暖还寒

2017年春节档微弱增幅的背后还有一个大家已经熟知的状况,就是当期的银幕总量高出了上一个年度同期的30%,而票房增速仅为其1/10。如上图,2017年春节档单银幕收入下降了20.7%。

节后三周的单银幕票房同比负增长有所收窄,至-17.5%,与2016年全年单银幕产出20%的跌幅相比亦是进一步收窄。

2014年-2017年春节档、节后三周的单银幕票房收入


同样,在2016年春节档和节后期间票房82.9%和73.10%涨幅衬托下,这一年同比2015年单银幕收入的涨幅只有36.40%、29.10%。总体票房增幅无法匹配银幕增幅的情形,早在2016年年初既已出现。

这些不匹配的数据所释放出的信号,值得注意。它说明,国内电影市场上,影院建设的平均边际收益正处于大幅下滑之中。

再考虑到2016年,三、四线城市新增银幕3664块,占全国新增总数的38%。而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影院,则需要更长培育期,才能成长为一家拥有稳定观影人群的成熟影院。

前述平均边际效益下滑的这一全行业困境,和三四线城市本身观影人群有限且增长缓慢的现状下,影院获得稳定影迷群体的过程将会变得更加艰难。可以预见,它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在此之前,就会遭遇巨大的经营困难。

在万达2106年业绩快报中,曾提到“由于新建影院大多数位于三四线城市,以及受新开影院上座率低的拖累,公司的场均人次有所下滑,同比下降26.3%……”从这一阐述中,我们可以窥见三四线城市电影市场,在增长上的短板。

再以德纳影业这家新三板上市公司为例,该公司旗下全资拥有5家影院。这5家影院分布在二线、三线城市中心商圈中,在经营上已相对成熟。这其中,萧山德纳国际影城在2016年,票房为 5177.12 万元,位列浙江省影院票房第一。


▲德纳影业2016年年报第19页


相对新建影院,德纳在2016年冷市中已占得先机,抗风险能力胜于前者。纵使如此,在2016年的财报中,德纳所发布的放映收入增长率,同比2015年仅为4.36%。可想而知,那些位于三四城市,地段或观影氛围稍差的影院在2016年的境遇。

此外,2016年新增银幕和落成的影院,应当在一两年前的2014年、2015年就已开始筹备。也就是说,经营者在市场的上升期,筹建了这些影院。等影院能够投入运营时,却遇上收益增速放缓期。

市场涨落周期在任何一个行业都天然存在,概莫能外。国内电影市场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市场,它的周期变化只会更加剧烈。

3、节后三周进口片贡献率近五成,市场回暖还能指望国产片吗?

依惯例,春节档期间是没有进口片入市的,可以看作是另一种不成文的国产片保护手段,当春节结束后,引进片才会相继上映。

春节档后上映的引进片及其在节后三周的票房表现如下:


2014年节后三周的引进片票房

 


2015年节后三周的引进片票房

 


2016年节后三周的引进片票房

 


2017年节后三周的引进片票房

 


2014年-2017年引进片在节后三周票房占比


2017年,引进片在节后票房占比达到了49.9%。可以说,在今年节后票房7.4%的增长率中,引进片的贡献份额占到了近一半,仅次于2015年的相应数据表现。换句话说,2017年节后三周国产片的表现与2016年和2014年的相应数据相比实在堪忧。

综上来看,2017年在计入票房的服务费支撑下,春节档票房数据同比去年有了微弱的增幅,节后三周票房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更明显的增长。但如果在更长的时间纵向来看数据,2017年的春节档和节后三周的两期票房表现上都并不足够喜人,在单银幕产出的产业效率指标方面来看,仍在延续去年全年单银幕产出负增长的趋势,而国产片对市场的贡献能量也在不尽如人意,很难令人相信应当成为市场主力的国产片能够发动2017年的市场明显回暖。

对2017年而言,增长当然不成问题,但是是否能够回到两位数的高速通道上,目前还没有足够积极的信号显示,任何过于乐观的判断都有可能再令市场陷入被动。

在乍暖还寒时,仍应做好御寒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