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一直备受关注的《电影产业促进法》终于正式实施了。这部被看作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破冰”之法的法律,经过十多年的修订讨论,总算要履行它的历史使命了。这部法律可以说涵盖了电影从创作之初到上映之后的每一个环节,也与上至创作者,下至观众都息息相关。

那么,《电影产业促进》到底为中国的电影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光明网记者采访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电影所副教授李春,以下为采访实录。

立法具有标志性意义,更甚于实际作用

《电影产业促进法》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法治化管理时代。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自业界不断发出呼吁到推出征求意见稿再到正式颁布,《电影产业促进法》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随着社会进步、法治观念的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在不断向前发展中,迈出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但这也意味着,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想要进一步推进,亟需一个法制化背景。而《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弥补了电影产业在法治上的空缺,具有极大的标志性意义。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的地方。

加大农村电影放映扶持力度,增加电影公共事业比重此次

《电影产业促进》中,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电影放映的扶持力度,由政府出资建立完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网络,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电影放映,不断改善农村地区观看电影条件,统筹保障农村地区群众观看电影需求。同时,国家鼓励电影院以及从事电影流动放映活动的企业、个人采取票价优惠、建设不同条件的放映厅、设立社区放映点等多种措施,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城镇低收入居民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等观看电影提供便利。

这是从立法的角度,肯定了电影在社会文化传播、社会教育中的功能,均衡了经济发展中,不同地区的精神文化传播,也丰富了落后地区人民的精神生活,促进了社会公平。但需要注意的是,怎么样把电影的公益性落到实处,如何保障公益电影的传播力度?这既需要社会管理方面起作用,也需要观众与之达成共识。

规定国产片放映时长,有利于增强国产电影多样性本次

《电影产业促进法》中提到,国产片的放映时长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长总和的三分之二,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去年进口片场次3321万场,总票房191亿元,而国产片场次4158万场,总票房265亿元。也就是说,国产片以55.5%排片拿下了57.9%票房,这其实跟大家印象中是有区别的。

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仍然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中,唯市场论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许多不知名但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影片,和有观影需求的观众之间,无法形成匹配。但如果将国产片时长设置一个三分之二的下限,就会让不同种类的国产电影进入到市场中,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增加国产电影的多样性。但如何均衡、搭配国产片与进口片,是否需要进行季节性调整甚至年度性调整,都需要后续的细则进行补充和跟进。

电影分级制是大势所趋,但并非一步到位本次

《电影产业促进法》并没有对电影分级做出明确规定,但其中提到“摄制电影的法人、其他组织应当将取得的电影公映许可证标识置于电影的片头处;电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予以提示。”这实际上已经对电影分级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电影行业的从业者多年来一直在为此呼吁,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分级制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就算有了分级制,对于电影创作或是未成年人保护,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解决所有问题。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生态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无论是家长教育的缺失还是个人欣赏水平,大家对于如何有效使用分级制、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在此情况下,暂缓电影分级制的推出,也是一个权宜之计。

在电影创作方面,一些艺术性影片本身具有突破性。因此,无论是在题材上、内容上还是呈现的方式上,都会受到分级制的限制。在此情况下,创作者、管理者、社会成员分别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尤为重要。因此,暂缓分级制,并非不是好事。我们实际上可以通过分布试点的方法,逐渐找到一条更切合中国国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