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终章》剧照

情怀真是个好东西。在还了欠周星驰多年的电影票,组队去影院刷《魔兽》高喊“为了部落”之后,这个周末我们又一次把承载了15年记忆的《生化危机》推向怀旧高潮。

在2月底一个不能称之为档期的平凡日子里,《生化危机:终章》这部批片3天狂揽6.7亿票房,仅次于去年暑期《魔兽》3天8.1亿的纪录,为游戏改编电影再添成功案例。

更加出乎意料的是,这部影片在国内的协助发行方是一家叫做狮鼠影业的新公司。这家以发行批片起家的公司,跟狮门影业之间以及电广传媒之间有着复杂的合作关系。通过国内发行代理费,以及超过25%的票房分成,目测这部影片能给狮鼠影业上百万的利润。

上百万,你没有看错。跟之前那些直接从国外出品方手中买断版权方并不同,《生化危机:终章》是狮鼠影业通过竞标的方式,从德国主要出品方康斯坦丁影业手中买下的国内发行权。因此在影片分账中,德国方面会拿大头。

这意味着,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的批片市场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随着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日益赶超北美,海外大片中出现了很多所谓“中仓影片”(中国作为第一大票仓的影片)。不仅国内买批片的电影公司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售批片的外国版权方也变得更加聪明,从单一的买断版权,到影片分账,批片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小一号的《魔兽》”:“啪啪啪”“杀杀杀”仍是观影最大需求

电影市场好久没这么热闹了。春节档过去刚刚半个月,已经迎来了两波单日票房过3亿的小高潮了,靠的是两部好莱坞电影《极限特工:终极回归》和《生化危机:终章》。

有业内人士分析,最近票房火爆,一是以女性观众为主的春节档,极大地压抑了长久以来男性观众的观影热情,终在近期几部动作大片上映时爆发;二是在“国产片同行们帮衬”下,《极限特工》到《生化危机》抛开剧情不说,两部影片的视效成色都属中上,酣畅的动作戏和僵尸枪战,一扫春节档国产片观影“上当了”的不好感受。

跟《生化危机》同期还有另外一部游戏改编电影《刺客信条》。不过在部分观众看来,《刺客信条》是有观影门槛的,没玩过游戏很难跟上剧情;而《生化危机》从头到尾80%的时间都在热热闹闹地打丧尸,冷不丁还有刺激的惊吓,“这种爆米花电影,看起来不累”。适时地打出了“终章”这一噱头,对于热衷情怀,又容易从众的国内观众来说,是屡试不爽的妙招。

实际上,在影片的宣发方面,《生化危机》在跟线上票务平台合作开启的预售中,还未上映已经锁定了上4000多万的票房,提前占据了热点的第一位。最终,影片上映首日票房过两亿,超出预期,其中二线城市贡献了近8600万,超过40%的票房,随后周末两天超过40%的票房依然由31个二线城市贡献。

目前,《生化危机:终章》在进口片中首日成绩仅次于《速度与激情7》(3.99亿)和《魔兽》(3.02亿)。同为游戏改编,有影院经理调侃它是“小一号的《魔兽》”。事实证明,《极限特工》、《生化危机》这种简单粗暴的类型电影,依然是现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极大地满足了二线城市为主的观众群体的消费。

《生化危机:终章》是系列当中在国内上映的第三部,在此之前,《生化危机4》、《生化危机5》分别在2010年和2013年在国内上映,其中第四部由安乐引进,分别取得了1.35亿和1.11亿的票房,表现并不突出,都是年度20名开外。

有一位曾经参与过《生化危机》系列引进的人士透露,在第四部之前,就有片方曾经尝试引进,但当时并没有获得审片通过,理由是“这种僵尸题材,不宜开口子”,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到,引进国内影片的审查尺度经历了一个慢慢放开的过程。

《生化危机》背后的生意经:不是批片,中方参与影片分成

看到这里,大概很多人会合计,花几百万美元就能买美国批片,加上两三千万的宣传费,却有望收获10亿左右票房,这次《生化危机》的中国引进方岂不是赚翻了?

其实未必。《生化危机:终章》国内的协助推广方是一家叫狮鼠影业的公司,去年它协推过周杰伦参演的《惊天魔盗团2》,影片取得了6.35亿元的票房。

狮鼠影业以发行营销引进片起家。2011年开始凭借《狂暴飞车》和《金蝉脱壳》在中国大陆票房均超过其北美票房的成绩,获得了美国发行方顶峰娱乐的信任。2012年,狮门收购顶峰,狮鼠便顺理成章成为狮门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像《金蝉脱壳》、《惊天魔盗团2》这种以中国作为第一大票仓的影片一贯被业内成为“中仓影片”。而《金蝉脱壳》、《惊天魔盗团2》两部狮门的“中仓影片”,正是由狮鼠影业引进。

根据统计数据,从2013年到2017年2月23日,已经诞生了19部国内票房超过北美的“中仓影片”其中有11部是买断片,其中有7部来自狮门,背靠狮门这一好莱坞公司资源,狮鼠很快崛起为批片市场上的“新秀”。

这些“中仓影片”有一些共性,是他们制胜中国的法宝,包括强大的视效,《第七子》属于此类;续集或经典IP,比如《魔兽》、《生化危机》,;招牌影星或华人面孔,比如会有史泰龙、范迪塞尔、周杰伦等,代表作有《惊天魔盗团2》、《极限特工》等。

但在《生化危机:终章》这部影片中,主要的出品方是德国康斯坦丁公司,国内协发方狮鼠影业所赚的钱并不多。

狮鼠影业CEO邱杰向记者表示,《生化危机:终章》既不属于分账片,也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买断片,因为德国出品公司还会参与影片后期分成。

狮鼠影业首先垫付了这部影片在国内一笔很高的宣发费用,并在48个城市,用一个42个人的发行团队去推广。在影片下线后,狮鼠影业首先会跟中影分账,剩下的分账比例在25%,然后拿着这笔票房再去跟德国出品公司分账。“德国的公司会拿大头,我们分小头(即发行代理费),但在票房分成之前,我们会优先回收垫付的宣发费。”

发行代理费=少量票房分成? 《生化危机》开启新型发行模式

在过去的一年,经常看电影的观众也许能够觉察到,外国电影似乎越来越多了。

这是因为引进方法的花样翻新。除了像《生化危机》这样用票房支付发行代理费的,还有以投资换发行,记者就听说一家公司以不到成本10%的投资,获得了一部非英美影片在中国的发行权,这部影片拿下近6000万元的票房,上映10天就收拢了近千万利润。

《生化危机》大热后,目测引进片市场又将迎来一批淘金客。不过,这块市场已经很拥挤了。

早在2013年的时候,因为《敢死队》在国内创下票房奇迹,在中美电影节上,几乎所有的美片都被中国人买了,“后来很多人的片子发不出来,烂在手里。”

邱杰表示,现在欧美成熟的电影公司,根本不可能拿到以前所谓的“买断价”。“他们怎么会给你买断?对于很多独立电影公司来说,他们会选择保底发行的方式,但依然会有保底分账协议,而大的制片公司来说,则会邀请一个国内电影公司做代理发行,由中国公司拿着版权去给中影或者华夏对接,比如这一次的《生化危机》。”

另外,定档时间比较迟是批片的一大难题。这一次因为片方物料提供比较迟,《生化危机》也是在2月7日才被通知已经过审,距离2月24日上映只有两周。

因此,相比国产影片多达3000万甚至更多的宣发成本,一般批片只会预留2000万左右的宣发成本,“因为可能根本没有时间花啊。”一业内人士无奈表示。

这次《生化危机》的宣发费用破表,邱杰表示,原本宣发预期并没有这么高,但每周查看百度、猫眼数据后,他决定去跟外方争取更多宣发费,离上映还差一周半的时候,还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微博、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平台上投放了硬广。狮鼠之前就跟外方约定好了,不管影片最终票房如何,由狮鼠垫付的这笔费用,都是优先回收。

可以看到,这次狮鼠扮演的是国外公司的国内发行方的角色。尽管邱杰声称公司拿的是“几百万的发行代理费”,但其实是按票房分成浮动的,票房高低决定了代理费的多少。假如真的如此的话,《生化危机》可以说开启了一种新型的外片发行模式。

据了解,部分业内人士对海外片引进市场特别看好,“未来肯定会有很多精耕这块市场的公司。”随着2018年外片配额有望放开,很多引进片民营公司都意识到,机会来了,好莱坞也清楚地知道,未来最终的合作伙伴除了是中影、华夏发行以外,而有更多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推广发行能力的民营团队进行协助推广。